•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评论:欧洲有啥好?中国车主是世上最幸福的

2012-11-12 10:24:19 中新网

   前段时间,老婆出差去了趟德国柏林,回来跟我说:柏林真好,车少人少,空气又好,以后我们移民过去吧。其实不只是柏林,欧洲城市大体如此,上下班高峰期开车出门,遇见堵车几率远低于国内。我知道她是在开玩笑,但还是一本正经回答道:别,一是没那么多的钱,二是国内有什么不好?

   是啊,国内有什么不好?人多,热闹;车多,还是热闹。如果有一天,将你置身于一马路空空旷旷的城市里,你反倒不习惯,闷得发慌。每逢春节的广州,开车上马路你便会深刻感受到何为“无聊”。去年春节,我一朋友就有这样的经历,他微博上这么写:谁来救救我,让这见鬼的春节赶快过去吧。大年初四一大早,他便一一打电话给我们,问归程时间,不断催促,甚至不惜要挟,再不回来,就杀过来……

   爱热闹,这是中国人的天性,也是我们有别于西方人的地方所在。真的,不光是吃饭喜欢人多,就是开车,也习惯车水马龙、拥堵的环境。“我宁可在广州堵着,也不愿回到冷清的珠海。”这是我另外一个朋友的原话,毕业后他放弃珠海一不错的工作,坚决留在广州。

   将拥堵当成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并某种程度上引以为傲。实话说,不见得是错。当然,前提是拥堵必须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如果将北京、上海的拥堵情况当成两个标杆,“上海式”拥堵完全可以接受,北京那种全天候式堵车则不行。

   移民去欧洲,我还有另外一种担心,经过国内驾驶氛围长期熏陶之后,我的驾驶习惯和风格,不适合欧洲,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适应和学习。欧洲驾驶与国内有何不同?欧洲守秩序,重规矩,会主动给行人让路,行人是上帝。至于国内,想必大家都清楚,车主都是爷,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怎么停就怎么停。

   我自认为守规矩,每次开车上路,都不断告诉自己,不要轻易压线,要主动给行人让路。但是,在国内这个“大染缸”中,想做到完全“清白”,那是绝对不可能。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车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车主,至少目前是。牺牲这些到手的权力,跑去处处受约束的欧洲,怎么算都不划算。

   我尚存留在脑海但并不强烈的“规矩”意识,留在国内比较有用,对于文明驾驶的氛围形成或多或少还是有帮助,是一股正能量。去到国外,会完全变成反面教材。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祖训。就算我想移民,也没有那个能力。当搞定所有手续,去了欧洲,租房、买车,什么都要钱,我没有推倒国内所有再去重新来过的勇气。真要冲着车少人少而移民,大可不必,中国有大把地方车少人少,相信许多人的老家便拥有这样的环境。

   所以,挣到钱,别移民,不如买辆车,回老家优哉游哉地养老去吧。(周伟力)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