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已成为奥迪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奥迪全球董事会主席施泰德也曾肯定地表示,中国是奥迪的第二故乡。在经历与一汽25年的合作后,或许一个“工厂”的内涵和意义已经不能满足双方继续合作下去的根基。毫无疑问,公司和工厂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一个完整的公司将有完全的自主研发,自主采购和自主的设计。
站在25年合作的新起点,施泰德对一汽-大众奥迪在奥迪全球体系中的定位有了进一步推演。
施泰德认为,展望未来25年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中德合作伙伴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继续把双方的合作向未来推进,在技术上进行革新,特别是在电动车技术方面加大合作。
至于未来5-10年,一汽-大众奥迪在奥迪全球的运营体系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施泰德认为,奥迪本土化一定要和中国市场的整体发展相契合,他将根据中国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确定本土化的步伐。奥迪去年秋天已经在北京建立了拥有300多个工程师的研发中心,从事包括互联和导航科技的研发工作,这个研发中心不仅为中国服务,也将面向亚洲其他市场。
在生产的本土化方面,施泰德举例说明,奥迪A6L上面的“铝制车身部件全工序生产”技术是竞争对手不具备的,奥迪把铝制车身放到中国来生产,正是本土化中的一个重大举措,此外,一些原来需要在德国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在一汽-大众进行。
对于一汽-大众奥迪倡导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施泰德解读为,那就是把能够向中国市场提供的最新面向未来的技术带给中国用户。平均来看,奥迪本土化的比例已达到60%多,远超过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