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起新能源汽车,大家很熟悉了,节能环保是其显而易见的优势,也是未来家用车的一个趋势,但是如何快速的发展和普及也是当下最大的问题,俗话说,“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为了让“这火车”跑的更快,昨天,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加上这个方案,近期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可谓密集出台。比如刚刚宣布的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如此政策蜜月期,上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两年之前。政策倾斜会否发动新能源汽车的引擎?
根据规定,凡是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全部都要落实这一方案。覆盖范围达到100%、层级之多尚属首次。国管局资产管理司负责人指出,此次方案的实施必将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的带头示范作用,为破解新能源汽车“久推不广”困局作出贡献。这一点得到了新能源汽车观察员庞义成的赞同:
庞义成:很多消费者不是说新能源汽车不成熟,应该有人带头,谁应该带头啊?当然是政府应该带头,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看出这个通知是有必要的。
确定了谁来落实,还要看怎么落实。虽然新购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的提法,在去年9月份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就已经提及。但达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昨天首次确定。《方案》要求,2014年至2016年达到30%,以后还要逐年提高。
如果你以为政府带头就是扶持的全部,那还真是小看了蜜月的甜蜜。实施上,本轮扶持政策密集出台要从年初开始说起。2月8日,财政部等四部委下发《通知》,明确2014年和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随后,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也打破了地方保护的坚冰,开放地方补贴目录。政策刺激的效果立竿见影,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对于新能源车产销量上的突飞猛进,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分析认为:
董扬:现在新能源汽车为什么卖的多了?产品是真好。第二个,就是全社会对于电动汽车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政策要出台,就是比较完整配套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中美合作论坛上也表示,未来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利好政策会接连不断。而目前看来,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将是这一些列政策里头一号看得见的实惠。
7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于今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上海某4S店销售人员分析,九月份的新能源车销售量,有可能上涨超过两成。
4S店销售人员:这个是一个实际的利好,因为消费者本来需要从口袋里面直接拿出这些钱去交税,现在不用交这些钱,对消费者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其实。如果购置税政策出来以后,预计会再增长20%左右。
而这项政策最引人关注的是,它不同于以往补贴将进口车挡在门外的做法,覆盖面包括一切在国内获准销售的上述三种类型新能源车。这就意味着,即使是特斯拉等高端进口新能源车,也将获得占车款9%的购置税减免。即使按照特斯拉基础款算,也能省下七万块钱,可谓相当诱人。分析人士认为,高端车型的销售同样将起到推广带动作用:
分析人士:其实这些车在鼓励范围以内,对于购置税来说,也就是针对这些车型来进行补贴,应该会有延续的政策。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透露,在销售层面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已设置地方目录的城市将会逐步取消目录限制,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庞义成分析,补贴政策延续,购置税减免实行,对于消费端的刺激已经相当到位,使用便捷性的提高迫在眉睫。例如,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一大顾虑是充电设备配备不足。对此昨天公布的《方案》明确提出,要实现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1。庞义成表示,这一比例接近欧美国家水平,但仍需加大公用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庞义成:现在很多人买了新能源汽车,没有车位,或者有车位小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安装,那他就需要公用充电桩。所以除了总量要求之外,还应该对公用充电桩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
虽然政策的温度持续升高,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的客观矛盾存在于生产、销售和售后等多个环节。例如在生产环节,国内纯电动车型多数基于燃油车平台,续驶里程、提速性能与特斯拉等国外成熟产品存在非常大差距;在销售环节,各地的地方保护依然存在;在售后环节,燃油汽车有完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而电动车由于缺少电池回收体系,残值率难以核算。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引擎彻底发动并非朝夕之功:
董扬:我也还要指出,现代这个阶段这样一个发展的数量,还是很喜人的,要说马上就代替汽油车或是柴油车,这个不太可能。(记者刘祎辰满朝旭)
五部委力推公务车新能源化 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
2014-07-14 14:17:39
中新网
(责任编辑: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