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余昶)6月1日,据海外媒体electrive报道,大众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材料在电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80%,因此在电池领域必须深入供应链,积极参与原材料业务。另外,他还表示,大众汽车正在考虑拆分电池业务,进行IPO。
大众首席技术官Thomas Schmall(图片来源:大众汽车官方)
“电池不仅仅是一个组件,它本质上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组件。它对于成本、范围、充电时间和驾驶体验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它对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因此也对公司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Thomas Schmall表示,“所以必须要考虑如何在经济能力上做到这一点。单一工厂不能进行上市,所以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公司在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同时,也在寻求外部投资者。”
除拆分电池业务这一计划外,为了进一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大众汽车希望从电池研发到回收利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而原材料就是其中一环。Schmall表示,原材料在电池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80%,因此在电池领域必须深入供应链,积极参与原材料业务。
另外Schmall还将该举措从成本方面进行解释:“如果我们自己生产原材料,我们就可以减少电池原材料采购,这将使我们减少对市场的长期依赖。与此相关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都可以得到提升。我们将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将创建一个完全透明的供应链,同时为员工创造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鉴于电池原材料在电动车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自特斯拉起,介入上游原料业务成为了新能源整车厂商的流行做法。具体方式包括:1)整车厂承诺电池的采购量,电池厂通过向矿产商的承购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中间的产业链环节作为加工渠道。2)整车厂直接与材料厂商接洽,并对上游电池供应商指定材料供应商。3)整车厂控股、参股上游材料供应商,或与其合资建立公司。
大众萨尔茨吉特电池回收工厂一名员工正在拆解电池(图片来源:大众汽车官方)
目前大众汽车所寻觅的合作伙伴中原材料供应商占有很大的比重。另外,大众汽车还致力于建设动力电池回收系统,并且已经在德国中部萨尔茨吉特建立试验工厂投入运营,虽然目前容量很小,每年可以处理3600个电池系统。相当于1500吨。
但随着大众旗下纯电动汽车销量升高,相应体系也可以随着扩建,进一步扩大回收体量,为大众汽车电池原材料提供另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