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
当前位置:>>汽车资讯>>新闻>>焦点图

科技加持大空间 全新奥迪A6L仍是C级轿车“六边形战士”

2022-05-31 09:51:28中国质量新闻网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奥迪A6L(前身为奥迪100)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比一汽-大众成立的时间还要久远,并在中国市场所走过并不平凡的历程。一路走来,奥迪A6L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合资高档车型之一。作为奥迪品牌旗下的C级轿车迎来多次更新换代,每一次优化都代表着奥迪对未来产品的前瞻思考。如今的奥迪A6L骨子流露出来不仅是稳重十足的格调,还有着年轻质感。

智能化内核带来科技质感

在与中国市场共同发展的岁月中,奥迪A6L配合用户需要发展出多个版本,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升车型,奥迪A6L智能化配置不断升级,能够带来超乎想象的科技质感体验。

奥迪在安全、便捷、易用、舒适等基础条件上,提供更加细腻的人机互动体验以及更高层次的情感关怀。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流畅丝滑的人机交互体验,不同于机械化对话或者是手势操作,奥迪采用全界面智能触控交互。

在该界面下,大型触碰显示屏取代了传统车型的大部分按键与控键,因此车辆内部有着12.3寸全液晶虚拟驾驶舱、10.1寸上方中央触摸显示屏、8.6寸下方中央触摸显示屏,以及位于后排的奥迪平板电脑,共同打造富有革命性的“四屏全界面智能触控”。

不仅如此,四处屏幕采用用户熟悉的、类似于智能手机操作逻辑的全新MMI系统,在硬件水平上叠加软件功能,带来更加便捷、直观的操作逻辑与体验。

操作直观的第一步就是让车机能够听懂、看懂、正确的感知到用户的想法和思维,因此指令的输入就格外重要。奥迪A6L的全新MMI触碰响应更是让用户拥有“C级座驾D级享受”的高级使用感。用户通过触碰响应模拟实体按键手感,大大降低了其学习成本。当触碰显示屏上的功能图标时,系统会通过声音和触觉反馈进行确认,进而实现驾驶时的盲操作,有效保障行车安全。此外,当手指触摸图标时,软件会以动画图形或颜色变化的形式,为用户提供直接反馈。

同时,奥迪A6L还提供划时代的多点触碰交互体验,除了支持完整字词外,还支持连续手写字母或汉字,用户可在单一字符上持续重叠输入,系统将自动识别数次输入间的间隔及字符,节省等待文字生成的时间。

而高度的个性化设置更是提升了使用愉悦等级:中控台上方触摸屏内的所有功能按键都可以自由拖拽,类似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而中控台下方的触摸屏支持用户最多可将27个主要的车辆功能以及常用的收藏夹,如电话号码、广播电台或导航目的地等,创建为单独的快捷键。

悠久经验和先端工艺带来“加长”大空间

作为首个提出“加长”概念的车型之一,空间一直是奥迪A6L的优势领域。全新一代奥迪A6L的轴距相比上一代车型增加12mm达到了3024mm,由此带来更大的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更为显著。加长之后车身尺寸也来到了5050/1886/1475mm,同时高度增加了9mm,前后排的头部空间都得到升级。

后备厢容积为530升,使用感大大增加,可横向放置两个高尔夫球袋;行李厢门可通过脚踢动作电动开关,人文关怀感十足。同时,车内还拥有丰富的人性化储物空间,提升车辆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当然,“加长”的空间并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一汽-大众奥迪多年“加长”经验和先端科技的支持下,才能达成车型空间大而保证车身强度和耐久性。

依托于拥有超前技术和品质标准的一汽-大众,奥迪A6L在研发、生产、质保等领域全面升级。其白车身零部件数量越来越少,热成型钢的比例不断提高,轻度的钢铝混合车身使其性能大幅度提升。焊接工艺也为全自动激光焊接,从材料、工艺到制造维度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和性能的提升,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好、更安心、更舒适的“加长”体验。

稳健的动力输出

为了提升车型上限,奥迪A6L拥有多种动力组合可以选择,其中3.0T版本能够为用户带来更为出色的驾驶氛围和质感,在数据上的表现更是亮眼。例如奥迪A6L的3.0T V6引擎版本能够带来340马力的动力输出,并且辅以quattro技术,拥有更好的稳定表现。

舒适状态行驶过程中,奥迪A6L能够保证很好的状态,起步的时候稍微会有些顿挫感,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契合度很高,很快就会带来很好的平顺体验。另外,结合多种行车配置以及底盘还有悬架的布局,在达到一定速度范围内,也能够保持很好的状态。

切换到运动模式之后,轻踩油门就能够感受得到充沛的动力,提速能力变得更快,再加上底盘以及四驱,也能够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就算是在高速过程中也能够从容不迫,这就是奥迪极高的机械素养。

最后:奥迪A6L具有更加年轻的外形、更大的空间,更具与时俱进的智能化内核,同时在性能上依旧保证了以往的丰富性。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产品如何更新换代,在奥迪品牌均衡的产品理念下,奥迪A6L一直是品牌矩阵下最稳定的“六边形战士”

(责任编辑:崔立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