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马云龙)5月22日,比亚迪e平台3.0分享沙龙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比亚迪分享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诸多黑科技,未来将以架构化、模块化,兼容多种布置方式(前驱、后驱及四驱),打造下一代电动车。
图/摄 马云龙
据了解,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百亿推出了纯电整车架构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从底盘层、高压层、低压层、车身层,全面整车架构开发,突破了电动车的性能短板,赋予电动车高级别的智能进化能力,彻底释放智能、电动化潜力。
图/摄 马云龙
同时,该平台还能孵化各种尺寸的智能电动汽车,从A级车到D级车,全面覆盖。目前,基于e平台3.0已有三款产品上市,未来还将在多个品牌陆续推出新车型,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图/摄 马云龙
智能化领域,为解决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存在的算力小、效率低、协同难的问题,比亚迪的控制架构不断向域控制演进。e平台3.0由四个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实时协同控制,实现对整车层面的集中控制。其中,四个域控制器包含智能车控域、智能动力域、智能驾驶域以及智能座舱域。
同时,比亚迪还自主研发了车用操作系统BYD OS。该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OA),体现了高内聚、低耦合、高可靠、低延时等技术特点,并对车路云网一体化的未来应用提供了方案和接口,实现了多项整车功能安全技术,可以充分满足车身电子、底盘控制、动力系统、智能驾驶等多领域的应用。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通过硬件驱动层、操作系统层、服务层、应用层的架构设计,让软件模块化。
图/摄 马云龙
驾驶部分,比亚迪推出的iTAC是针对电动车特性打造的车辆扭矩控制系统,电动车上所采用的电机则可以更快采集轮端信息,通过电机旋变传感器,轮端每一圈可分成4096个采集位,信息采集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iTAC较以往提前50ms以上预测到车轮轮速的变化趋势,相比于传统控制策略,识别精度提升了300多倍,汽车动力的控制精度与速度得以大幅提升。
iTAC在提前预判的基础上针对电机响应速度快、转速调整更精确的特点,提供了转移扭矩、适当降低扭矩和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方式。在车辆即将发生打滑时,iTAC可以将低附着车轮扭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有抓地力的车轮上,使车辆恢复稳定,从而不触发或者减少触发ESP功能,提升驾驶稳定性。
动力部件领域,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是比亚迪独立自主开发,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功能模块的系统高度集成,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具备高度集成、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特点。此外,在扁线电机、自主研发高性能SiC电控系统、高压充电系统、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的加持下,应用车辆最大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km。
安全领域,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加持,全方位保障用车安全。其中,CTB通过将刀片电池包与车身刚性连接,二为一形成完整体,并取消传统的车身地板设计,将地板(电芯上盖)-电芯-托盘三者与车身集成,形成高强度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图/摄 马云龙
同时由于CTB技术采用全扁平结构的车身一体化设计,两者高度集成,相较于CTP技术,CTB技术下电池能量密度、体积利用率均实现显著提升,对提升续航里程带来实质性赋能。(注: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