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汽车资讯
当前位置:>>汽车资讯>>新闻>>焦点图

无质量,不豪华 华晨宝马登陆2023中国质量(成都)大会

2023-09-20 11:17:41中国质量新闻网

今年9月,华晨宝马登陆2023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坚信,无质量、不豪华。

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华晨宝马与其它汽车品牌方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热点质量话题和质量管理前沿内容,凝聚质量共识,促进质量合作,加快质量变革,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

戴鹤轩博士说:“中国的长期战略方针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极大增强了我们以中国为家以及与中国同频发展的信心。宝马集团在中国所取得的成绩就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好例证。”

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宝马集团,至今已累计收获700万用户。此后的发展历程中,宝马集团、华晨宝马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持续在中国市场推出创新、数字化、智能化产品。

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有近30000名高水平员工,通过依赖可靠的合作伙伴、制定质量标准和流程、达成开放式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可靠性。

高质量已成为宝马“在中国”DNA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通过460家本地供应商、600多家授权经销商伙伴协同合作,达到甚至超出宝马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实现多方共赢。

此外,宝马依赖于国内外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合作——从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到学术界、行业参与者及专家等。今年6月,宝马集团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签署意向书,深化与中国合作伙伴在电动出行和数字化领域的合作。这彰显了宝马对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对中国的承诺和国际合作精神。

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宝马的核心经营理念,这需要构建一个高质量的体系。因此,宝马的高质量管理贯穿全价值链,从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到使用阶段,均以定制化、数字化、电动化理念寻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产品层面,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每天生产2500多辆宝马汽车和其相配套的动力系统。每辆车大约由20000个零部件组成,这意味着企业每天要处理超过5000万个零部件,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对所有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华晨宝马对供应商的要求极其苛刻,从产品规格、工艺稳定性、测试程序、可接受的报废率和返工率、问题解决过程的源头严格把关。

生产制造工艺方面,华晨宝马更坚持安全质量健康发展。以iX3为例,其高压电池在研发阶段便接受一系列安全测试,包括电芯、模块和电池组。其中仅研发团队就进行了128项机械测试和994项软件功能测试,以确保整个生命周期都拥有安全性和卓越质量。

此外,宝马集团坚信数字化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业务和客户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企业在成为数字化公司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为此,宝马集团提出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在该战略中,数字化亦可称之为“工业互联网,其是释放未来制造潜力的关键所在,并致力于推动系统化和端到端的数字化发展。

位于沈阳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整合了BMW iFACTORY战略中“数字化”的全部要素。据了解,里达工厂覆盖了千兆5G网络,满足增强现实(AR)、实时视频传输等技术的带宽需求。总装车间,控制中心与设备之间每分钟多达60万次数据交互,实现了预防性维护,保证高质量生产。

此外,里达厂区的综合测量中心(CMP)是宝马全球首个优化的技术中心,整合了所有测量分析和方案,汇集了来自不同技术领域的质量数据、先进设备和质量专家,用于深入测试、分析和快速解决问题。在测试中心内,通过高科技几何光学测量系统GOM对白车身的检测更高效(减少3-4小时),更全面、更准确,让产品在交付到客户手中之前,保证每一步都达到精益求精,保障产品质量。

另外在零售端,宝马也在不断提升数字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社交品牌体验”。并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的无缝客户体验,通过使用创新技术,与客户更亲近,客户体验也更加便捷。

对用户而言,企业认为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也是取悦客户的决定因素。只有通过高品质和令人兴奋的产品,才能赢得客户、留住客户并鼓舞客户。

为此,宝马通过数据分析客户的真实反馈和用户体验,使用大数据分析算法,从社交媒体舆论中提取真实的客户声音,从产品开发到使用阶段,再到销售和客户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质量,一直都是消费者以及行业共同关注的要点。从生产制造、服务体系到未来可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用户的用车体验以及品牌口碑。作为中德企业代表参加中国质量大会的华晨宝马,此次不仅展现了对产品的严苛要求,更展示了企业在智能化、可持续化战略方面的决心。未来,企业还将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长期战略为导向,兑现其“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承诺。

(责任编辑:陆明)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