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质量新闻网消费指南资讯
当前位置:>>消费指南资讯>>购买提示

合规发展才能“驻颜长青”——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美如

2023-01-05 14:51:38中国质量报

合规发展才能“驻颜长青”

——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美如

□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雅雯

“经济增长、消费能力提升驱动医美需求快速发展,这种发展速度远高于行业管理政策更新的速度,也远高于医美企业自觉规范经营的速度。然而,高额红利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催生了不少行业乱象,‘黑作坊’‘黑医生’时有发现,药品器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多发,这些现象在给医美消费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隐患的同时,也让医美行业危机重重。”谈及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医美产业高速发展催生出的不少医美乱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朱美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美行业合规发展迫在眉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现代医疗和科技的进步,医美整形火爆市场,各种医美产品涌入普通人生活。根据《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2021年国内医美市场的规模约为2274亿元,《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预计到2025年,国内医美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朱美如认为,医美乱象痛点问题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行业信息源复杂,药械繁多、真假无从辨别,项目多样、风险不明,医美知识和信息碎片化,对服务流程不清,价格不透明,手术风险认知不足,以及维权难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医疗美容乱象屡禁不止,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2017年,七部委联合整治医疗美容机构的假货和水货,开启对医美产业的整治。此后,各项政策法规密集出台、非法医美整治行动多次开展。

2021年开始,监管节奏明显加快,系统性监管和整治工作均已展开,行业就此进入“强监管”时代。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要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器械等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医疗美容类广告、信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10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对医美宣传形式的监管覆盖线上线下的各个方面,同时还重点强调了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行为;11月,《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正式出台,重点强调监管打击的八项内容,规定较宽泛。2022年,医美行业开始迎来最强监管和走向合规化的年份。

由此可见,政府加强对医美行业监管已成共识,并逐渐转向常态化日常监管。从短期来看,非合规医美机构数量将缩减,但医美需求不会随着监管趋严而大幅减少,利好合规性高且自身经营及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医美机构。此外,行业内对打击非正规上游产品也已形成共识,国产有证且合规流通的产品将获得更多市场。从长期来看,医美服务及产品趋向合规化将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等恶性事件,从而加速医美渗透率,利于中国医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近几年,医美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市场内求美者数量增加,驱使更多医美投资机构进入行业分享市场。但也需面对一个现实,虽已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竞争格局仍呈现高度分散状态,以中小型机构为主,大型机构占比不足12%。同时,以注射类为代表的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成为医疗美容行业热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轻医美成为求美者大力追捧的方向。”朱美如指出,“对比美国、韩国等成熟市场,中国医美行业依旧处于成长初期,整体呈现出‘供不应求’态势”。

随着政策监管不断趋严、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求美者对医美品牌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不合规行为的生存空间将被不断压缩,正规医美机构有望实现突围。在朱美如看来,对于医美机构,大型机构要不断趋向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经营模式;精品型机构要不断推动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同时各医美机构要加强自律,做好自身的合规发展;协会风控中心也调研并摸索出台了一套系统化的风控解决方案,通过制度和流程来保证行业的合规发展。这套体系是协会的一次大胆突破与创新,联合保险公司与部分正规医美机构,打造“放心美,医无忧”全过程医美保障示范医院体系。体系中由协会制定风控标准、体系搭建、机构准入和诚信要求;保险公司推出医疗美容治疗险,对机构、医生资质及药品仪器真伪和注射足量进行保障;同时委托第三方风险管理师全程陪诊并出具验真评估报告,通过三位一体相互制约的制度设计,逐步实现医美产品标准化、就诊过程透明化,促使求美者用的放心、医美机构卖的安心。目前这一举措正在进行试点工作,待时机成熟,便会推向整个行业。

朱美如对医美行业优质发展表达了期望:“品质升级是医美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合规发展会更有利于正规医美企业做大做强,风平浪静之后,合规做得好的企业一定会赢得更多用户的信赖。真诚地期待医美机构、整形医生、第三方平台和求美者可以共同参与医美行业的风险保障行动,从而推动医美行业专业、合规、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