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仅仅7个月时间,房地产就从“香饽饽”变成了“烫山芋”。据《大众证券报》不完全统计,由于受到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4月以来就有金种子酒、东方宾馆、江苏吴中、华东医药、海利得、重庆路桥、爱建股份、ST珠峰、太原刚玉、獐子岛、珠海港、合肥百货、酒鬼酒、厦门信达、亨通光电、通程控股、新希望、江淮动力、广汇股份、南通科技、佛塑股份、陕国投、*ST筑信、星湖科技、广东明珠等25家公司陆续公布了剥离相关地产业务的公告。
尽管各家公司对于剥离地产业务多以“为了继续专注于主业发展”为由,但果真如此吗?“以前房地产行业火得时候不少公司都喜欢投房地产,靠着房地产把利润做起来的公司也不少。现在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没有松动的迹象,因此非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暂时退出房地产是明智之举,否则还会影响到主营业务的发展。”昨日浙商证券策略研究员张延兵认为。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间转行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不下40家。而非地产类公司进军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更是在2009年到达了顶峰。当年有包括高金食品、宏达股份、杭萧钢构、西安饮食、小商品城等纷纷涉足地产业务。
从当年的涉足到近期的退出,除了地产业务受到调控会影响项目本身利润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再融资的压力。面对近期多家公司“割肉”地产业务,一家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搞再融资现在只要主营业务收入中有部分是来自房地产业的,哪怕只有几百万或者百分之几的收入都不行,证监会的规定就是必须剥离房地产业务之后才能上报。”
看来剥离地产业务的潜台词就是为未来再融资服务。不过,这也值得我们去反思,楼市火了,上市公司投地产;多晶硅火了,投多晶硅;尤其是一些原有主营业务非常突出的上市公司的扩张更是值得反思。这是借机炒作还是市场发展的正常过程?是企业产业链发展的合理扩张还是盲目多元化投资行为再现?记者 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