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企业风采>>公司产业>>

人民日报:新股破发有助于约束发行三高现象

2011-01-26 10:20:50 新浪

新股首日破发名单。

新股首日破发名单。  原文标题:怎么看新股“不败”变“必败”

    25日,5只上市新股中即有4只破发,进入新年以来,一波新股破发潮凶猛来袭

    本报记者 许志峰

   新年以来,上市新股一半首日破发,按目前的市场价统计,九成左右的新股都已经跌破发行价。新股在二级市场上破发,甚至发行不出去,会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商构成最直接的约束,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也有望迎刃而解。

   长期以来,新股一直受到各路资金追捧。然而,今年“新股不败”的历史经验几乎已变成了“新股必败”。

    进入新年,A股市场出现了多年来最为猛烈的一波新股“破发”潮。

   1月25日,创业板迎来天瑞仪器(55.000,0.84,1.55%)、东方国信(52.200,4.25,8.86%)、迪威视讯(45.700,1.70,3.86%)、万达信息(25.000,0.40,1.63%)和天晟新材(38.980,-1.42,-3.51%)等5只新股挂牌交易。这5只新股中,有4只一开盘即告跌破发行价,且全天持续走弱,收盘跌幅均在10%以上。只有天晟新材走出独立行情,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

   不过,这样的景象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1月18日,风范股份(28.00,0.28,1.01%)等5只新股上市,当天这5只新股集体“破发”,无一幸免。而在此前的1月13日,发行价高达90元的华锐风电(72.47,0.22,0.30%)上市后连续下跌,更是引起多方关注。1月25日,华锐风电最低探至70.23元,较发行价已缩水二成。

   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新股一直被视作稀缺资源,受到各路资金追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新股上市后也都有幅度不等的溢价,从而为“打新”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无风险收益。然而,从今年的情况看,“新股不败”的历史经验,几乎已变成了“新股必败”。统计显示,今年上市的新股中,“破发”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截至1月25日,今年已上市26只新股,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多达13只,占比达到50%。而按目前的市场价计,九成左右的新股都已经跌破发行价。

    持续的巨额融资,再加上短期市场资金面吃紧,是这次新股集中破发的主要原因

   当前,虽然经济增速强劲,甚至超出人们预期,但被称作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并未紧跟经济走势上涨。相对而言,资金面对股市的影响更为明显,紧缩政策的预期已经成为压制市场上行的最重要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基于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得出的货币政策预期仍将成为左右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湘财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徐广福认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超高募集比例的新股发行,必然带来破发的结果。持续的巨额融资,再加上短期市场资金面吃紧,是这次新股集中破发的主要原因。

   自2009年6月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由于新股定价环节的市场化,新股发行价格持续走高。2010年11月1日,监管部门推出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其中针对中小盘股票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过,新股发行价格并未因此得到遏制。

   业内人士分析,在目前的新股发行制度下,虽然二级市场打新收益被压缩了,但发行定价却越来越高。从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角度看,自然是希望高价发行,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市场约束,投资者一方的意愿没有得到充分表达,从而使利益天平倾向发行人一方。因此,新股发行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此外,长期以来形成的“逢新必打”、新股无风险的思维习惯,也助推了一级市场价格的不断高企。尽管近期新股频频破发,但这一思维依然占据主流。以上周发行的大智慧为例,中签率仅为1.82%,说明新股发行依然受到追捧。

    投资者应对新股进行合理估值,那种不辨优劣、逢新必打的盲目投资行为应当改变

   从积极的角度看,新股大量的破发,将有利于市场约束力的提高。徐广福认为,如果新股在二级市场上开盘即破发,甚至发行不出去,则对拟上市公司和保荐商构成最直接的约束,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也有望迎刃而解。

   专家提醒,在新股连连破发的情况下,申购收益的稳定性明显下降,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应当保持足够谨慎,结合发行公司基本面、资金成本状况,对新股进行合理估值,并以此为依据对新股作严格的选择,那种不辨优劣、逢新必打的盲目投资行为应当改变。

   从历史上看,新股的集中破发,往往意味着市场底部的到来。近期A股市场持续下跌,新股“破发”潮是否也意味着股市即将见底?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以前新股发行市盈率不高,如果出现破发,表明二级市场已极为低迷。从目前的情况看,破发的新股市盈率大多仍在50倍之上,这一点与以往已有很大不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