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投资>>

震荡金市“低调”迎收官 2015年炒金机会如何?

2014-12-22 09:32:00 现代快报

  2014年上半年的国际金价在投行机构的一片唱空声中大涨10%,然而进入下半年,黄金在经济复苏以及美国可能加息的猜测中悉数回吐涨幅。到目前,纽约市场金价基本与去年底持平,国际金市在2013年的大跌后经历了一个宽幅震荡之年,对于投资者而言,反复震荡后的金市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年底金市延续震荡

  大宗商品大跌、卢布危机、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临近年底,全球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不断,然而作为避险品种的黄金却颇显“低调”,国际金价持续在每盎司1200美元附近震荡。

  到12月19日收盘,纽约市场特定的黄金期货价格收于每盎司1196美元,较11月底小幅上涨1.7%,国内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黄金期货价格则收于每克241.95元,基本回到10月底下跌前的价位水平。

  由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复苏乏力,加上美联储近期释放出可能明年加息的强烈信号,美元反而取代黄金成年底市场避险需求的最大受益者。

  数据显示,到目前美元兑主要货币均创下新高,其中兑欧元刷新两年来的新高,追踪美元兑一揽子货币的美元指数已连续6个月涨幅超过1%,指数创下2006年4月份以来新高。

  事实上,金市的涨跌波动也皆受避险情绪的带动。此前由于主要经济体公布的经济数据较为疲软,加上原油价格暴跌,加剧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放缓的预期,一度激发金市冲高至1240美元附近,但随着油价大跌引起市场对俄罗斯前景的担忧、卢布大幅波动,避险资金最终仍涌入了美元。

  “从现在看来,美元似乎成了最安全的资产。”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市场对未来利率上升的强烈预期,黄金不计息的特点,很难在风险资产价格上升的市场中与计息的投资品竞争,美元黄金“跷跷板”又一次似乎偏向了美元。

  金价大跌后显企稳迹象

  一如年底市场的走势,在业内人士看来,震荡可谓是2014年全年金市的真实写照。国际金价上半年在投行机构的一片唱空声中,一度大涨到每盎司1400美元附近,而在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可能加息的猜测中,价格再跌回每盎司1200美元下方。

  不过与2013年国际金价大幅下跌近30%的状况大相径庭,目前纽约市场金价较去年底仅微幅下挫0.5%,国内市场黄金价格甚至较去年底小幅上涨逾1%,金市渐显在不断探底中反复震荡的企稳迹象。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一些重要机构已开始降低看空的意愿、甚至表现出对黄金的持有兴趣。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当周,大型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净多头寸达10.4万手,站上近几个月来的高位。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的持仓数据也显示,从11月下旬以来,该基金多次增持黄金持仓,到目前SPDR基金持有的黄金数量上升至724.55吨,较本轮增持前仓位增加了近4吨。

  “总体上,黄金的需求还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包括投资需求、文化的认同以及收入水平的提升等。”在世界黄金协会看来,尤其是实物需求的中印两大经济体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受文化的驱动以及收入上升的影响,预计明年中国和印度对黄金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增长,2014年两大经济体的黄金需求量都将达850吨以上,从而会为金价提供一定的支撑。

  2015年炒金是否还有机会?

  大跌后反复震荡,对投资者而言,盘整的金市是否正筑底?在目前金价基本跌至不少金矿开采成本线附近,抑制金价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因素即将转入事实的背景下,金市是否会出现转折?

  兴业银行黄金分析师蒋舒认为,同为避险品种,黄金和美元未必有因果关系,但从长期趋势看,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黄金很难会有之前的牛市状态。“目前美元正处于牛市阶段中,美元的强势肯定会限制任何一轮金价反弹的高度。”南非标准银行的报告认为。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美联储的加息可能是2015年金市的最大利空因素,但投资者也需关注近年投资市场越来越表现出的“卖预期、买事实”状况,即在看空的市场,预期因素往往持续抑制市场的表现,但在预期实现时市场却较为平静。

  “由于美元利率和金价的相关性,美元的加息无疑会对金价产生重要影响,退出政策只是美联储调整政策的第一步,黄金只有在经历这些事情后才会表现得更好些。”南非标准银行分析师魏文德认为。

  “因为市场预计的加息原因,2015年黄金均价可能为每盎司1200美元,一旦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将会利好黄金市场,金价压力也会减轻,这和2004年美联储宣布加息时的市场表现一致。”德国商业银行的报告则预计。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