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楠 记者 朱文达)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是啊,世界之大,怎可只靠一双眼就能览尽山河壮阔,更要靠一双脚去行走出千山万水的诗情画意。山东青岛素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美称,而西海岸新区却以其波路壮阔的拥湾之景迎纳四方。“油画名镇张家楼蓝莓飘香”、“静雅海青,北茶礼遇”、“琅琊古郡,山情海韵”、“秀美胶河、商贸之镇”……这些大美之景融于小小城街,令如今的西海岸新区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不禁有人问寻,这西海岸如何成为炙手可热的“掌上明珠”?那便不得不提到西海岸的“特色小镇”建设。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城镇化承载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更是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后起之秀,在紧跟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战略部署后,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在实现全域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特色小镇”之路。
规划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规划决定特色小镇的未来。自2014年张家楼镇、海青镇成功建设特色小镇、激发两镇经济发展活力,到2015年新区西部推行10镇街特色小镇建设的这一年多来,按照新区主导、镇街主办、企业主体的“三主模式”和规划为先、设施为要、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根、特色文本的“六为路径”,明确区域定位,统筹“人、城、产、景”四要素,在扎实做好特色定位调研、科学编制总体规划、精心筹划乡村旅游规划三方面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每个镇街的文化资源和特色优势,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12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镇街驻地区域城市设计,抢抓乡村旅游时代的黄金机遇,按照“提升、提质、提速”的思路,使小镇功能实现准确定位、产业科学合理布局,打破了镇域区划界限,逐步形成了全域规划、融合互补、相互牵引的乡村旅游系统。并以此为引领,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不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筑牢特色小镇产业支撑,为未来12镇街又快又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蓝图的织就离不开规划这笔笔勾勒线,更离不开躬身之人的付出与创新模式、重点举措的色彩填充。
特色小镇建设观念新、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时,新区领导并未打“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明确了要想保障高效、有序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就要有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企业群众的拥护。要从领导班子上要配备“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工作好手,从区政府到各镇街主要领导亲自抓建设,从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协调、为民排忧解难到各参建国企组织统筹集资、全力支持,从出台《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宽松积极的扶持政策充分激发企业和镇街干事创业激情到出台区直部门“一对一”帮扶和区属国有企业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文件,制定扎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多方合力,共抓机制,落实保障,搭好特色小镇建设人力之根基。
创新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源泉,“国企参建、部门联动、特色小镇+”的模式更是城镇发展的突破之要、吸睛之处。数据显示,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新区实施国企参建模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以融资和管理优势重点实施投资13.6亿元,共参建项目达110多个,其中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7.4亿元,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强有力的保障了特色小镇建设。同时,国企参建过程中,结合各自优势,寻找到了新商机,拓宽了发展渠道,实现了特色小镇与国企自身发展双赢局面。在机制创新方面,新区成立了特色小镇建设指挥部,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多部门协同合作,深入一线服务,现场办公,全面统筹协调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就小镇建设召开会议40余次,就地解决问题100多件,成为加快小镇建设的有力助推器。此外,新区上下借鉴“互联网+”理念,研究特色小镇+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理念,探索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小镇+”模式。通过改造传统农业,培育电商镇、电商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洋家乐”,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休闲旅游体验园等,全方位支撑特色小镇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近两年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可谓是以破竹之势抢得城镇发展先机,这不仅得益于上述多措并举之效,更得益于新区站在全局发展角度,顺势而为,重点推进的“一改,一街,一园,一迁”四个一工程。“一改”即改造现有镇街驻地,通过建筑外立面改造推动特色风貌展现,通过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提高驻地承载力。“一街”即改造和新建特色商业街。结合各镇商贸特点和优势,改造和新建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为特色小镇凝聚人气、汇聚商气。“一园”即建设特色产业园。结合镇街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加快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创新创业者想园区集中、农业转移人口向镇街驻地集中。“一迁”即村庄搬迁。按照“成熟一个,搬迁一个”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村庄向镇街驻地集中安置,实现人口向镇街驻地集聚。目前,为人所熟知的铁山黄发商业广场一期、泊里“藏马1945”五四新文化风格特色商街、王台圣瓦伦丁生态特色园区、海青茶叶生态示范区等正是“四个一工程”交上的优异成绩单。
据了解,特色小镇经过近一年多的快速推进,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带来的成效日益明显,居民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特色小镇建设让城镇的生态环境、镇域承载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走出了一条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城镇发展新路子。很多受益居民表示,特色小镇的建设,明显改善了驻地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更多大企业、大财团愿意到特色小镇上投资建设,激活了小镇原本闲置的资源和土地,为后续小镇建设带来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为未来特色小镇健康、良性发展添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