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名片: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儿童医院院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多彩贵州网讯(两会前方报道组)“我是一名一线的医生,叫我束医生好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儿童医院院长、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束晓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纠正记者“束院长”的称呼。
32年来,束晓梅一直从事一线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辛苦地努力,也让她拥有了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200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获评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谈起自己的工作,束晓梅直接了当地说:“虚假医疗服务广告和医疗行为让我愤怒!”
束晓梅主要诊治儿童神经类疾病。在工作中,她不时会碰到这样的事:有些疾病,比如癫痫,治疗周期会比较长,患者在束医生的医院诊断开药后,医生要求,按时服药,三个月或者是六个月之后来复诊。但是就是在这期间,求医心切的家长特别容易被虚假广告蒙蔽。
束晓梅发现,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虚假广告,或者告诉病人,保证一个疗程见效,无效退款。或者拿出好多好多“成功案例”的故事来,让人“不得不信”。更有甚者,还会上演“真人秀”,就病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会有妇女抱着自己的孩子来感谢“医生”,声称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治好的等等。
“这个时候,家长就特别容易上当受骗。”束晓梅气愤地说,有的病人还把正规医院开的药停掉,吃那些非正规药物。
而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也大致有以下三类。一种是“医生”会给病人开几箱子药,费用贵的甚至需要花费几万块钱。第二种是连束晓梅都说不上是什么的一种仪器,罩在患者的头上,每一个疗程是多少多少天,每天罩一个小时。这么罩下去,病也能治好。第三种是,在患者的头皮下埋一个磁铁,称这样就能将癫痫病治疗好。当然,这种是根本不可能治疗好疾病的。当病人发现,后悔了,还得返回正规医院作外科手术,将磁铁拿出来。
每当遇到这样的病人,束晓梅都是又愤又怒。愤的是家长分不清事实真相,怒的是那些骗人的“江湖郎中”。
“家长的心情我可以理解,现在他们已经是受害者,我得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他们,让他们警醒!”在治疗的过程中,束晓梅都会反复给病人灌输千万不要相信虚假广告,不要相信医托、药托的思想。“可是,这样一对一的宣传,力度太小了。”
“医院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张贴宣传海报等,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束晓梅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连续四年提交与儿科相关的建议,束晓梅这次具体到虚假医疗服务广告和医疗行为的监管。她建议完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广告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规,不然有机分子有可趁之机;建立第三方医药广告及医疗服务审查及监督委员会,从源头上切断虚假医药广告滋生的土壤;加大对医疗诈骗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对民营医院采取淘汰机制,对欺骗行为处以高额罚款。
“在继续研究儿科治疗的同时,我也会不断宣传,让误导欺骗病人的事不再发生。”束晓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