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17日电 题:播撒春天的希望——西藏春耕生产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天湖、王军、许万虎
三月的西藏,和煦的春风吹皱了雅鲁藏布江的清波,雪域高原迎来了贯彻落实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第一个春天。 一年之计在于春。行走在雪域大地,随处可见农牧民开耕、播种的忙碌景象,拖拉机的“突突”声,耕畜的嘶鸣声,女人们的嬉笑声,男人们的吆喝声……勾画出一幅“人勤春来早,雪域春播忙”的美丽画卷。
藏源山南:盛装划下“第一犁”
雅砻河谷,清风染绿了柳梢,一派生气。山南地区乃东县门中岗村的村民们在“西藏第一块农田”上,划下春耕“第一犁”。
16日清晨,飘飘洒洒的一场春雪给今年的春耕平添了诗意。村民们身着华丽氆氇藏装,扛着锄头、扒犁,在笑语欢颜中涌向沉睡了一冬的农田深处;田间桑烟滚滚,人声鼎沸,漆彩的藏式木柜上摆着“切玛”和果盘。
10时许,雍布拉康僧人在田埂旁念诵起祈祷丰收的经文。14名头戴金色毡帽、年轻力壮的村民登上鲜花装点的拖拉机,“突突突……”,按序打弯前进,其后紧随一队妇女,熟练地躬身、撒种。
随后,村民男女分列两阵,吆喝着祈求丰收的祝祷词,踏着唱和的节奏,用扒犁平整土地、播撒种子。
雅砻河流域是西藏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西藏农耕文明的滥觞。在仪式现场,记者见到了“西藏第一块农田”的主人格桑旺杰。他说:“前几年,这块青稞田与一家青稞酒企业结缘,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利用土地,帮助村里145户村民获得了户均年收入过万元的稳定收益。”
11时许,春耕仪式渐入高潮,村民们环绕农田,口中呼喊着“拉嗦罗”的敬神祈福语,继而向空中抛撒糌粑,祈求五谷丰登。瞬时间,洁白的糌粑混着袅袅升腾的桑烟,散入田野嘹亮的歌声里,飘向远处皑皑的雪山……
拉萨河谷:铁牛“上岗”闹春耕
“嗒嗒,嗒嗒……”一台台挂着五星红旗和洁白哈达的拖拉机,一字排开,浩浩荡荡驶向农田中央。16日9时30分,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白堆村的村民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始了忙碌的春耕。
队列打头的拖拉机驾驶座上的巴桑笑容满面。拥有26亩土地的巴桑家里只有4口人,平日种地全靠他和妻子。“我家有一台拖拉机,去年新换的,”巴桑说,“一台拖拉机价格一万八,有了政府补贴,实际只花一万二,这个支出一年就能赚回来。”
“过去靠牲畜耕地,半个月都弄不完。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铁牛’,一上午就收工了。”巴桑说。
5年前,白堆村还延续着“二牛抬杠”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白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德吉央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跑项目、争取资金,成立了村级农机合作社,使白堆村成为拉萨市首个农业机械化村,不仅村里土地的耕、播、收全部实现机械化,还可跨村作业赚钱。
粮仓日喀则:“科技支撑”显身手
眼下,尽管高山白雪皑皑,河水冰凌漂浮,但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春风也吹醒了后藏大地的土壤,缱绻了一冬的村民们也舒展拳脚,纷纷走向田园。
方方正正的农田,直通田间地头的机耕道、弯曲的水泥灌渠、笔直的杨树排成行……走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高标准农田间,记者无不感受到一派现代农业的新气象。
“以前,这一带农田庄稼收成主要‘靠天吃饭’,累死累活一亩地收300公斤算是很好了,现在,农田经过改造,又种上了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亩产提高到了700斤。”江孜县江热乡加冲堆村村民琼卓说。
日喀则被誉为西藏粮仓,耕地面积占全区三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区40%。过去,当地老百姓主要种青稞、油菜。虽说青稞是藏族百姓的主食之一,但价格不高,常常一年的收成仅能维持生计,增收门路不多。
为提高青稞的产量,西藏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出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这一新品种平均每亩增产25公斤,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33.5万亩,带动农牧民增收1.5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日喀则农民除了种植新品种,也开始注重利用科学种田和精耕细作来提高粮食产量。他们普遍按照施足底肥,深耕细作,采用“种子药物包衣”新技术,减少病虫害。
地处中印边境线上的亚东县下亚东乡三岗新村村民次央家有10亩耕地,在县农科人员的培训下,她掌握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去年通过运用这项技术每亩增产近百斤。“土地吃上了‘营养餐’,实现了增产增收,科学种田就是好!”次央说。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天空又飘起了雪花。瑞雪兆丰年,雪域高原有望再次迎来丰收的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