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汇率弹性增强 双向浮动趋势显现

2016-03-23 11:20:48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姣

   继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540余点之后,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中间价累计回调343个基点,在、离岸即期汇价亦随之波动加大,不过两地汇率价差仍维持低位。

   市场人士指出,从外部因素看,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加大,主要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的干扰,继3月加息预期落空后,日前多位美联储高官又暗示4月可能加息,美元受到支撑,非美货币继而重新承压。与此同时,近期汇市表现显示人民币中间价信号指引作用继续得到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有所增强。综合而言,人民币汇率将更多由市场因素决定,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计将呈现双向浮动,保持基本稳定。不过在国内经济基本面不景气和美元后续仍存加息可能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仍面临调整压力。

    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之后迎来大跌。本周二(3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971元,较前一日再度下调147基点,两日累计下调幅度达343基点,与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大幅上调544基点形成鲜明对比。

   近期在岸、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皆随中间价调整而波动加大。3月2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均跌逾百点,结束此前两日连续大涨走势;22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早盘再度跌逾百点,盘中最低下探至6.4980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亦延续震荡走跌态势,尽管受央行将维稳汇率预期支撑,人民币一度收复部分失地,不过16时左右复归跌势,截至北京时间22日16:3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6.4926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下跌111个基点,过去两日累计跌幅近250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下跌92基点报6.4930元,两地价差收敛至基本消失。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加大,主要受到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的干扰。继上周四美联储宣布3月暂不加息后,日前多位美联储高官又暗示美联储4月会议可能加息,美元指数开启大涨大跌模式,非美货币随之震荡加剧。

   国际汇市盘面显示,上周后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超2%,而本周以来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小幅走高。继本周一上涨0.2%后,周二盘中美元指数一度涨逾0.3%。

   市场人士指出,3月以来美元指数尽显疲态,但随着市场对美联储3月暂不加息讯息的消化,4月或6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的预期不断升温,美元随之反弹也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但总体仍持稳于6.46-6.49元附近。市场人士认为,这也体现出监管层既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又加强双向浮动的意图,说明汇改成效明显,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目前水平上的弹性会有所增加。

    双向浮动料延续

   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向,市场机构倾向于认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次数极大概率减少,且监管层抑制投机、引导预期等措施稳定了市场情绪,人民币贬值预期已进一步减弱,跨境资金流出压力将继续缓解,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计将呈现双向浮动,保持基本稳定,不过仍需警惕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变化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调整压力。

   路透上周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的空头部位降至2015年10月以来最低。“美元走弱及商品价格反弹短期利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企稳。”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人民币短期可能延续“对美元稳定,对一篮子货币贬值”的走势。一方面中美双边汇率稳定“贬值预期”,另一方面又对过高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修正。

   从中期来看,信达证券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将基本保持稳定。该券商报告指出,虽然市场对美国持续加息的预期有所减弱,但只是频率降低,利率调整的方向并没有改变,而中国经济受制于“三去一降一补”,维持宽松货币环境的概率较大,两国利率走势不同将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一定压力。不过,鉴于中国政策可调整空间较大、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推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总体保持稳定。

   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暂时迎来“喘息”,不过业内人士提醒,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美联储在6月加息预期的不断升温,以及欧美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分化,美元或将在6月前重拾升势。

   华创证券亦指出,虽然美联储一再向市场传达谨慎和缓慢加息的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美联储年内持续加息的趋势并未改变,4月或6月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加息时点的逐步临近,对加息预期的回升可能造成的冲击仍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