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是我国经济从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到全要素生产率优势的攀登期;是深化改革构建发展体制保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是打造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增强全球经济影响力的窗口期。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企业发展形势展望》做出预判,今年中国企业发展将呈现三大明显趋势。
行业和大企业业绩分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中央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是去产能。这必然会对传统行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产业格局变化与大企业发展密切关联,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的一项全国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38.48%的大型企业实现了销售增长,高于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42.76%的大型企业销售收入下降,高于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这说明大企业的业绩分化程度显著高于中小企业。大企业是中流砥柱,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格局的变化中肯定首当其冲。那些能够预见经济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战略转型的大企业,有望继续取得良好的业绩;否则,其处境肯定会比中小企业还困难。随着传统企业加快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行业和大企业业绩将出现进一步分化,并在相互作用中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消费升级倒逼企业产品和服务提质。当前我国消费升级将从商品消费驱动转向服务消费驱动,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和80后、90后成为主力消费者的趋势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与重化工业产能过剩、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共存的是,目前我国优质日用消费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抢购日本马桶盖、电饭锅等社会现象正是这个问题的具体反映。在消费升级的驱使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成本导向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将得到纠正,良好的消费者体验成为商业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消费定制化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倾向于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一些“占山为王”的大企业将主动打破产业标准垄断格局,大力推动标准国际化,以标准国际化推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在“补短板”的思路下,我国零部件产业的质量水平和标准化将得到重视,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将有力支撑产品和服务创新。
“互联网+”推动企业全方位和多元化创新。如今,“云”“网”“端”已经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更多的创新资源将向该领域积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企业的发展理念更加丰富,发展空间更加复杂多维。跨界经营和企业生态圈的构建,使得传统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企业可以沿着核心能力实现产业延伸,也可以根据信息和知识积累拓宽产业边界,还可以沿着客户群的需求去实现后向垂直整合,抑或借助大数据平台对现有商业网络实现利益增值重构。互联网开放、共享、协同、去中心化的特征推动创新主体、创新流程和创新模式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借助互联网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服务等多环节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分享,构建客户需求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的创新体系。企业组织形态呈现小型化、分散化、创客化、网络化、平台化等多维发展的态势。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产品和技术标准为纽带,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垂直整合电商将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