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去年上海直接融资9.2万亿元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本报讯“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为集中展现“十二五”时期取得的重要进展,昨日,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有关单位,举行了“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闻通气会。
市场规模能级显著提升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新的市场平台不断建立。2015年底,国务院批准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加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落户上海,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推出了国债期货、同业存单、ETF期权、黄金ETF、外汇期权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金融市场的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62.7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倍。上海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影响力不断扩大。
业务创新日益活跃
在“十二五”时期,上海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国际金融组织首度落户上海,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成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此外,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中心、中国农业银行上海管理总部相继成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
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在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金融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股票“沪港通”、黄金“沪港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跨境ETF等顺利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市场扩大开放,“熊猫债”发行加快,发行主体更加多元。
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机构种类和国别更为丰富。截至2015年末,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29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此外,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孔庆伟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总额达9.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