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频道>>

*ST博元今起退市整理!走完25年零4个月的A股历程

2016-03-29 10:39:19 北京晨报

   A股“乌鸡变凤凰”的神话,终于要结束了。今天,那只曾经的“凤凰”——*ST博元(600656,浙江凤凰)将正式迈入退市整理板。在完成30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后,*ST博元这只“不死鸟”将从此告别A股……

    “不要对退市股心存幻想”

   这是A股历史上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终止上市的股票。从今天开始,*ST博元将正式更名为“退市博元”,并在退市整理板中交易30个交易日。在此期间,*ST博元不得筹划或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等。

   在30个交易日结束后,*ST博元正式退市,进入三板交易。昨天,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ST博元要满足重新上市条件短期难以实现。但由于此前退市长油进入三板后曾股价大涨,部分资金仍可能对退市博元重新上市心存幻想。但实际上,*ST博元与退市长油存在多方面差异,投资者应看清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存在较大风险,保持理性交易。

    曾经风光无限的“不死鸟”

   如果不被强制退市,*ST博元很有希望问鼎A股最长寿股票之一。这只代码为“600656”的股票,也曾有过风光的日子。

   1990年12月,上交所开始营业,当时上市交易的申华电工、浙江凤凰等八只股票,被市场称为“老八股”。*ST博元的前身便是这“老八股”之一——浙江凤凰。

   几年后,浙江凤凰业绩逐年下滑。公司股权则几经易手,最后一步步沦为空有炒作名头的壳股。过去26年里,你或许见过华源制药、*ST华药、*ST源药、ST方源等这些股票,其实他们的代码都是同一个——600656,他们都是曾经的浙江凤凰、如今的*ST博元。

    谁是下一个*ST博元

    谁会成为下一个*ST博元?

   3月11日,新华都就发布公告称,因信披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目前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且可能存在退市风险。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于42家公司发布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剔除部分扭亏公司后,两市仍有超过20家公司存在暂停上市风险。

   不过,对于问题公司的退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3月25日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交易所是实施退市制度的责任主体。上市公司退市与否,均应在有关规则、程序下依法合规进行。

    ■新闻链接

    投资者可通过三种途径索赔

   在*ST博元退市后,投资者是否可以对*ST博元进行索赔?上海天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表示,投资者有三条途径进行索赔。

   “先要确定适格投资者。”宋一欣表示,根据*ST博元的违法事实,可以认定其适格投资者为:在2012年4月28日(2012年年报公布之日)到2014年6月17日之间买入过*ST博元股票,并且在2014年6月18日(*ST博元被立案调查之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该股票且受到损失的投资者。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与公司协商、通过投资者保护基金或自行委托律师等三种途径进行索赔。”宋一欣称,拟索赔的投资者应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股东卡复印件或证券开户信息查询单(加盖证券营业部业务印章)、首次购买*ST博元至今的交易记录原件(加盖证券营业部业务印章)等详细材料。

    ■记者观察

    退市改革真正“落地”

   曾经与上交所同龄的“老八股”,几度起死回生的“不死鸟”,这一次终于走完了25年零4个月的A股历程。作为A股首家因信息披露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ST博元注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

   市场唏嘘不已的,还有监管层对准退市公司的动真格。多年来,由于我国退市制度尚不完善,在A股市场上真正退市的公司并不多。不少“ST股”成为股市中的“不死鸟”,通过资产重组、并购、借壳等资本运作,一次又一次成为市场追捧的“火凤凰”。

   *ST博元的退市,终于让投资者们意识到,退市预警不再是虚晃一枪,绩差股以及造假公司们,他们最终将以退市为代价,得到应有的惩罚。

   A股自诞生以来首次出现因信披违法而被退市的案例,对资本市场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让投资者看到了监管层对于信息披露造假严打严惩的决心。

   退市改革的真正“落地”,拉开了资本市场法治化治市的大幕。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A股市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的原则,健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和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将迈入实际操作阶段。

   对A股市场而言,以往“乌鸦”通过包装改头换面变成“凤凰”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在市场短期博弈ST股的炒作之风淡化之后,价值投资的理念才能真正回归市场。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王洁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