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保险>>

保监会:保险行业风险总体可控 整体状况较稳定

2017-09-18 23:40:00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8日讯 今日上午,保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由保监会财会部副主任郭菁、稽查局副局长杨玉山介绍保险业防风险、治乱象落实效果阶段性评估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郭菁在会议中表示,整个保险行业风险总体可控,状况比较稳定。

以下为发布会全文:

发布人: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郭菁

保监会稽查局副局长 杨玉山

主持人: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忠宁

张忠宁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由保监会财会部副主任郭菁、保监会稽查局副局长杨玉山来为大家介绍防风险和治乱象有关工作。首先请郭菁副主任介绍防风险有关情况。

郭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保监会于今年4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5号文)。35号文明确指出了当前保险业风险较为突出的九个重点领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39条风险防控措施要求,并要求全行业开展自查。35号文发布以来,保监会多措并举,强化了保险公司在风险防控中的主体责任和一线责任,切实督促公司将各项风险防控要求落到实处,有效增强保险业风险防范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35文发布以来保监会在防风险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效果:

一、防范流动性风险

(一)加强对重点公司流动性风险监控。保监会建立了定期监测制度,密切跟踪公司流动性状况,并督促公司加强流动性管理,开展现金流压力测试,制定流动性应急预案,防范流动性风险。

(二)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公司业务现金流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推动保险公司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职责,健全流动性风险监测、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

(三)修订《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研究建立保险保障基金向保险公司提供紧急流动性安排的制度。

(四)持续抓好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防范工作。密切监测满期给付和退保运行情况,保持对满期给付和退保的高度关注,及时发现风险苗头,防患于未然。要求行业对未来三年重点领域的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预测,摸清风险底数。

二、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一)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保监会于5月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重点对权益投资、另类投资以及金融产品、不动产和境外投资领域,实施穿透式检查,严格控制增量风险。保监会不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治理非理性举牌、境外收购等乱象,控制保险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保险资金直接和间接投资商业住宅,规范保险机构内保外贷业务,取消通道业务等,保险资金激进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二)强化境外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监管。在境外投资监管方面,通过窗口指导、加强信息披露等措施,严防境外投资过快增长风险;加强境外投资风险监管和资金流向监管,督促保险机构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实现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托管全覆盖,将全部进出资金纳入统计监测,不留监管死角。在不动产投资监管方面,加强对不动产投资的监管,组织保险机构对不动产投资进行自查,推动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策部署。

(三)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监管,研究建立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制度体系,科学防范资产负债的期限和收益错配的风险。

三、防范战略风险

(一)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一是规范公司筹建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社会监管。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加强股东资质核查,严把准入关口;出台《保险公司章程指引》,督促公司规范“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决策授权机制和运作程序;出台《关于完善监管公开质询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外部监督约束。二是针对行业内独立董事独立性缺失、履职不积极的情况,修订《保险公司独立董事管理暂行办法》。三是研究建立保险行业职业经理人履职监督评价体系,探索职业经理人执业“黑名单”制度。目前,正在研究起草《保险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督评价办法》。

(二)防范战略风险。研究起草《关于加强保险公司发展规划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提高保险公司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研究健全战略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完善评估内容和具体指标,提高对公司战略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保监会于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穿透监管”“实质重于形式”等监管原则,建立了“责任到人”的审核和追责机制,增加责令修改交易结构、责令停止关联交易等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关联交易监管力度。

四、防范新业务风险

(一)防范互联网保险风险。推进互联网保险风险专项整治,拟定互联网保险从业机构清理整顿状态分类清单。研究完善互联网保险监管政策,改进互联网保险监管框架与规则。加强与人民银行、工信部等监管协作,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二)防范化解信用保证保险风险。针对保险公司在经营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中出现的问题及面临的风险,保监会于7月印发了《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对除出口信用保险以外的信保业务予以规范。《办法》对经营信保业务的保险公司提高了偿付能力要求,将信保业务的承保能力与净资产挂钩,明确再保险分出要求,限制信保业务的经营类型,保险公司将不得经营大额集中或不能直接穿透底层资产的高风险业务,切实防范金融交叉传递、流动性不足等风险。

五、防范外部传递性风险

保监会在引导行业严控自身风险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警惕外部风险对保险业的冲击。一是积极研判跟踪资本市场的波动,谨防市场持续下跌和大幅波动,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损失引发偿付能力不足风险。二是跟踪利率、汇率形势的变化,防范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期限和收益错配的风险。三是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跟踪,谨防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财产保险、信用保险等途径向保险业转移风险和损失。四是谨防网络借贷(P2P)、互联网金融等风险高发领域的风险向保险业传递。

六、防范群体性事件风险

保监会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一是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稳步推进保险实名登记制度建设,启动保险服务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险服务评价工作,深入推进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与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对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二是加强保险产品销售行为管理,保监会于6月发布《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实施范围、实施方式、信息安全责任,及内外部监督管理措施。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亮剑行动”,有效维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向社会发布《关于2016年保险公司投诉处理考评通报》,研究建立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制度,加强保险消费风险提示。

七、防范底数不清风险

今年5月-6月,组织保险公司开展了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自查工作,要求公司从资产、准备金、资本、风险综合评级和信息披露五个方面,进行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自查。自查结果显示,全行业共发现601个问题,其中,人身险公司330个,财产险公司258个,再保险公司13个。保监会要求各公司通过完善偿付能力报告编制流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等措施,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从而有效提升了行业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下一步,保监会将开展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现场检查工作,进一步夯实行业偿付能力数据基础。

八、防范资本不实风险

近半年来,保监会不断加强对股东资本的穿透式审查,防范资本不实风险。一是穿透资金来源,要求股东在投资入股时提供资金来源说明等证明材料,对存在疑点的进行追溯审查,确保入股资金自有、真实、合法。二是穿透股东资质,加强背景、资质和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科学评估投资人投资历史、人员素质、信用记录等,严防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

九、防范声誉风险

保监会高度重视宣传引导和舆情处置。一是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加强政策解读和新闻发布,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引导舆论,树立行业正面形象,并在行业内推进新闻发言人建设。二是强化负面舆情处置。加强舆情监测和提示,对于发现的敏感舆情,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做好应对和处置。三是加强声誉风险评价,每季度对保险公司进行声誉风险评价,督促保险公司进一步防范和化解声誉风险。

在保监会“1+4”系列文件引导下,保险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行业风险防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业风险状况总体稳定。2季度末,全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0%,均显著高于100%和50%的偿付能力达标线。二是行业转型效果逐步显现。部分结构好、转型早、转型快的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和资本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带动了行业偿付能力提升。从2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的公司达到66家,较1季度增加27家,上升数量为2016年以来最多;寿险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6%,较1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上升。三是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保监会一系列加强风险防控的监管措施,推动保险公司切实把风险防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保险公司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风险管理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大,风险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强。

下一步,保监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1+4”系列文件要求,以风险为导向,紧盯行业风险点,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维护金融安全,化解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忠宁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郭主任介绍了防风险工作,主要是9个方面的风险情况,重点是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下面请稽查局杨玉山副局长介绍治乱象有关情况。

杨玉山 保监会稽查局副局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多次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决治理市场乱象,坚决打击违法行为,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保监会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整治保险市场乱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今年4月底,我会统筹部署了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下面,我就治乱象工作,介绍采取的监管措施、取得的初步成效和下一步工作。

首先,介绍我会采取的监管措施

(一)组织保险机构对市场乱象问题进行自查。治乱象工作开展以来,我会针对保险市场主体在偿付能力、产品开发、业务经营、资金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乱象问题,部署保险机构开展了8项自查工作。具体为:

偿付能力方面。开展偿付能力数据真实性自查,重点核查资产、准备金、资本、风险综合评级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是否存在数据不真实情况。

产险业务领域。一是开展车险市场专项整治,重点自查违规套费等问题。二是开展财产险公司备案产品专项整治,对所有在用的备案产品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

人身险业务领域。一是组织人身险公司对产品开发进行自查。二是组织人身险公司对销售理赔管理情况开展自查,重点自查产品销售宣传、客户回访、续期服务和投诉处理等方面,着力整治销售误导。

中介业务领域。组织所有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对注册资本托管、职业责任保险投保、股东及股权变更等情况进行自查。

资金运用方面。组织开展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排查,重点自查重大股票股权投资、另类及金融产品投资、不动产投资和境外投资等方面的市场乱象。

此外,我会还组织开展了保险业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

(二)组织开展市场乱象整治专项检查。治乱象工作开展以来,我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党中央国务院关切、社会关注、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保险业务领域,组织开展了9项专项检查。检查过程中,我会一是注重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灵活使用联动检查、轮动检查、异地交叉检查等方法,增强横向配合、上下联动、内外协调,形成了检查合力。二是全面推行了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机制,增强了检查执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三是坚持敢于碰硬、善于出手的“亮剑”精神,对违规问题做到露头就打、打早打小,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产险业务领域。一是开展农险承保理赔专项检查,继续整治承保理赔档案资料不完整、不真实问题。目前,已对5家保险法人机构及12家省级分公司开展了检查。二是开展车险业务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中介业务和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业务合规性、条款费率执行情况等方面。目前,已对4家保险法人机构开展了检查。

人身险业务领域。一是开展全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检查。共检查2家保险法人机构、250家保险分支机构。二是部署人身险公司销售管理监管抽查,重点检查人身险公司开展销售管理自查整改,以及销售管理合规情况等方面。

中介业务领域。开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业务财务真实性合规性检查、银行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经营合规性检查,抽查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对《关于做好保险专业中介业务许可工作的通知》的执行情况。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继续组织开展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亮剑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保险销售欺骗及隐瞒行为、客户信息真实性,以及小额理赔服务落实情况。目前,已派出42个检查组130余人次,对15家法人机构的38家分支机构,以及4家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开展了检查。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方面。组织12家保监局对35家省级分公司及65家基层机构、13家保险中介法人机构及17家中介分支机构开展了检查。

此外,我会还组织了对130家中资、51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现场评估。

(三)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上半年,保监会系统共对306家保险机构和447人实施行政处罚,其中罚款6369万元,处罚机构家数、人数及罚款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1%、18%和21%。重大行政处罚次数明显增加,其中,禁止4人进入保险业,责令13家保险机构停止接受新业务。

(四)完善监管制度。近期,我会制定了有关公司治理、产品开发、资金运用等方面的监管文件7个。

公司治理方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开业验收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监管公开质询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3个文件,严把准入关口,健全监管公开问询制度,加大关联交易监管力度。

产品监管方面。印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对违规公司采取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产品等监管措施,对履职不到位的高管人员从严从重追究责任。

资金运用方面。印发了《关于保险资金发起设立私募基金的监管口径》,进一步加强股票、股权投资监管。印发了《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标准》《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量化评估标准》,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第一轮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

接下来,介绍治乱象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揭示了问题风险。初步统计,治乱象工作开展以来,公司自查发现问题1131个,涉及金额982亿元。监管部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2300余个,涉及金额近10亿元。市场乱象问题及风险得到了揭示。

(二)促进了规范经营。各财产险公司和第三方平台陆续下架违规车险产品,部分公司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费用管控,费用率环比下降。农险经营规范性明显提高,承保理赔档案真实性、完整性不断提升。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明显下降,实现了结构性的“瘦身”。激进投资得到有效遏制,保险资金在上半年未发生非理性举牌、境外收购等激进投资行为。一些业务领域乱象问题得到了初步遏制。

(三)夯实了制度基础。针对市场上存在的乱象问题,我会陆续出台有关监管文件,探索建立整治市场乱象的长效机制。如区分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制定了资产负债能力评估规则和量化评估规则,引导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逐步建立起产品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四)营造了良好氛围。4月28日,我会印发《关于强化保险监管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及治乱象的系列文件后,社会高度重视,多家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介绍深化治乱象的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推进保险机构自查及监管检查。针对已部署尚未结束的自查工作,督促保险机构深入排查,及时查摆存在的问题。同时,严格按照有关专项检查工作方案部署,组织实施监管检查,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保险市场环境。

(二)督促公司切实整改。在对公司自查整改报告进行全面审核的基础上,通过督导、谈话、通报、抽查等监管手段,并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违规问题整改到位,推进公司合规经营。

(三)依法严肃惩处。坚持“双罚制”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市场乱象问题的惩处力度。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采取顶格处罚。强化人员问责,特别是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力度,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措施。建立保险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将处罚情况记入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使相关责任主体在其他领域也受到限制。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移送司法处理。

(四)继续完善监管制度。针对专项整治工作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深入分析原因,梳理排查制度漏洞,及时补齐监管短板。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重点公司、重点业务、重点产品的跟踪监测,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中国保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整治市场乱象工作,坚决查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推动保险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忠宁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谢谢杨局长。各位记者,保监会从今年4月份以来,出台了1+4文件,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这半年的时间,在防风险治乱象这方面,会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刚才两位发布人已经把有关的工作跟大家做了介绍。从市场和行业各方面反映来看,经过这些工作,风险的积聚得到明显遏制,市场乱象受到坚决阻击,行业发展出现了健康、平稳、良好的发展拐点。上半年开市场分析会的时候,我们根据一系列的数字也能体会到,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整个行业发展转型风险的意识都得到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更加的明显。下面围绕两位发布人介绍的有关情况,请记者提出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刚刚郭主任介绍防风险的情况时讲到退保防范工作,要求行业和未来三年重点领域退保风险进行排查和分析预测,目前行业退保风险的整体情况是如何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治乱象的,刚刚听杨局长介绍了我们在治乱象,对保险公司进行自查、检查,请问,目前主要问题是集中在哪些领域,通过我们这种检查之后,这些保险机构的整改情况如何?

郭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关于满期挤付和退保风险这块,保监会非常重视现金流风险,大家可以看到35号文里面流动性风险排在第一个,所以对于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以及其他保险行业流动性风险我们都非常重视。目前来看我们要求行业做这些风险的排查、摸排,总体的情况还是比较正常的。

我们今年年初开始在研究修改修订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是我们整个保险行业防风险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我们说的保险消费者最后的安全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失,稳定市场的发展。目前的初步想法就是在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这方面能够探索建立关于保障基金提供流动性安排的制度,这个办法还在修订过程中。

杨玉山 保监会稽查局副局长

今年上半年以来,保监会行政处罚的力度有明显的加大。从行政处罚情况来看,涉及问题主要是违规运用保险资金、编制提供虚假资料、未按规定提取准备金、聘任不具任职资格或未经核准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同时还存在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情况,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保险公司在经营管理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有效性还不足。二是经营理念和方式还不科学。三是经营管理粗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下一步保监会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严厉打击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中国保险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想问郭主任一个问题,就是保险业总体的风险状况目前是什么情况,谢谢。

郭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从现在二季度的数据,包括我们防风险的一些成效情况来看,在保监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保险公司自身加强风险管理的情况下,整个保险行业的风险,应该来看总体还是可控的,整个状况是比较稳定的,刚才我也给大家介绍了几个数字,就是二季度末我们保险行业整体的综合偿付充足率是235%,这个达标线是百分之百,明显高于达标线。保险业二季度末实际资本是3.4万亿,比一季度增加320亿元,已经实现两个季度都是正增长,现在整个行业综合的偿付是达到两万亿元。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看风险综合评级的数据来看,在偿付能力制度下面,风险评级是比较综合的一个风险监测的指标,在纳入2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范围的保险公司里面,A类和B类公司还是占绝大多数。那么风险大的C类和D类公司比较少,C类公司只有两家,D类公司有三家。

第三个就是1+4系列文件,引导行业转型效果比较明显,一个就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公司,有27家,这是从2016年实施以来,偿付充足率上升公司最多的一次,还有就是寿险公司,核心偿付充足率从2016年实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上升,核心偿付充足率因为主要指的公司的这种高质量资本抵御风险能力,这个指标在2016年实施以来,实现了第一次回升。

我们也看了,主要原因还是1+4文件推进保险业逐渐回归本原,价值较高的长期保障性的业务占比越来越高,投资型的这种业务占比在持续的下降。

第四个方面虽然我们说总体的风险可控,但是客观来讲,也有一些局部的风险,我们保监会也在一直关注,而且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这些风险,控制这些风险,确保行业稳定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有两个关于防风险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境外投资的,现在保监会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是怎么要求的,是按照原来比例,还是在收紧?刚才提到保险公司不动产投资要自查,主要是要上报哪些数据,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境外投资和不动产是如何进行约束?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资本不实的,因为之前我们已经规范了保险公司股权变更的信息披露,包括股权管理办法也有出台,现在这些穿透和披露都是针对新进入保险业的股东,下一步对保险业原有的这些股东会穿透吗?

郭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就是资本不实这块,我们保监会非常重视,刚才我给大家也介绍了,我们现在主要就是穿透式的审查,就是穿透股东的资金来源,穿透股东的资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看这个股东真实的资金是不是自有的,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合法的,这个标准应该说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您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境外投资和不动产投资这块,在资金应用监管方面,我们保监会一直都是监管力度很大的,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包括结合现在行业出现的一些风险点,我们一直都在加强境外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监管,具体这块监管,会后我们再给您提供一些资料。

证券时报记者

刚才郭主任介绍到有防范新业务风险,其中提到防范互联网保险风险,保监会一方面在防各种风险,其实另外一方面也一直在引导保险的创新,各种业务创新,包括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应用,请问创新和防风险之间如何平衡?

郭菁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副主任

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防风险是我们监管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防风险工作。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我们对各类风险都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我们35号文里面提到9类风险,包括新业务的风险这块。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保险行业这两年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而且新业务也出现了很多。对于新业务这块,不管是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还是互联网保险风险,我们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范风险。同时对于公司的创新,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家是可以创新,可以发展一些新的业务,防风险和创新,我们觉得应该是统一的,就是任何的创新都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来做的。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其实是鼓励和支持公司去做一些创新业务的。

张忠宁 保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刚才两位发布人把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目前,很多工作还是阶段性的,我们会根据工作进展,继续向各位媒体介绍保险行业在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关注!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