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讯 传统概念中,拉美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地区。但是这样的图景在近些年正悄然发生改变。
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正在增强。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10月30日发布报告称,今年拉美地区出口有望扭转连续5年的下滑趋势,预计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今年出口总额将同比增长10%,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3%。今年5月,多个拉美国家的领导人还来华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国同拉美地区今年还有一件外交大事件——中国同巴拿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版图在中美洲地区扩展。
此外,不同领域、层级的对话也在促进中拉之间不断走近。
10月30日-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拉关系国际研讨会召开,与会中外嘉宾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单元设置,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拉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研判。
中国基建能力促进中拉合作
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席黄仁伟在发言环节指出,在“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国际合作机制和平台、形成全球新一轮动能时,有着充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投资能力的中国也在寻求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拉美地区本来并不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但今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却得到了智利、阿根廷等拉美主要经济体的积极响应。
对于基础设施急需完善的拉美地区,看重“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贡献能力,是中拉合作走近的一大动因。
与会拉美嘉宾给出了生动案例——中国帮厄瓜多尔建了水电站,这个项目改变了厄瓜多尔的能源结构,改变了厄瓜多尔每年2-3个月电力短缺的状况,这也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模式。
而在外国嘉宾和学者眼中,中国与拉美地区在进行经济活动交往中,也需要在进一步相互了解、政策解释力方面作出更多工作。
会议现场,韩国拉美学会名誉会长、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金元浩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分工状况,要收获“双赢”的结果就要理解另外一方的需要是什么,在拉美市场逐渐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在这些国家试图攀上全球产业链的背景下,中国可以做些什么?
在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评价中国在拉美市场的表现时,金元浩说,“(拉美国家)同中国的贸易、中国的投资让拉美地区在面对(传统关系密切的)美国和欧洲时,在政治和经济上实现了更多的自治,对于整个区域而言,中国是个非常有益的合作伙伴。中国可以在合作中更多注意到拉美地区的一些关切:比如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方面,以及非传统的出口门类。”
“与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相比,韩国更集中在矿业和能源部门,更注重制造业的投资,包括对韩国本土制造业部门的投资以及在拉美当地的投资,这样就提高了韩国对拉美的出口能力,以及从拉美通向第三方市场的再出口能力。”金元浩说。
美国学者:中国参与竞争是好事
中国在拉美的经济活动自然也受到美国的关注,一些美国学者看待这一现象时的视角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本杰明·H·克罗伊茨费尔特(Benjamin H. Creutzfeldt)对澎湃新闻称,在拉美市场,中国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这是一件好事,所有的经济体、市场、投资者都会认为竞争是件好事。美国过去对竞争存在过多的关注和恐惧,而没有看到事务积极向上的一面。
“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乎外交政策,(我认为)中国应该关注如何成功地同拉美地区进行更清楚的对话,让拉美对中国有更好的理解;换言之,中国应该去做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在这样一个不太熟悉的环境让自己的政策更有说服力。”本杰明说。
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同委内瑞拉关系中得到了体现,“首先,在委内瑞拉的中国移民很多,我们据此深刻了解理解了中国;同时,也一直有委内瑞拉人前往中国,在中国学习并了解中国,以便回去更好地服务于委中之间的联系。” 委内瑞拉驻上海总领事莱斯贝斯·克罗莫托·贝里奥斯·莱昂(Leisbeth Coromoto Berríos León)10月30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委内瑞拉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也是委内瑞拉的第一大贸易国。中国与委内瑞拉之间的关系很好,可以说,中国和委内瑞拉在经济、政治、文化、金融各个层面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