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民间投资再迎政策“组合拳”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新一轮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体系将发挥“组合拳”优势,未来将进一步解决阻碍民间投资发展的障碍,拓宽民间投资在大型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的参与程度,引导民间投资投向产业链长、增长前景好的产业领域。
发改委日前印发了全面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情况清理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条件成熟、能够办理的事项,要按规定时限加快办理。对于暂不具备办理条件的,要及时说明情况,并帮助尽快落实有关条件。
一些专家表示,民间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级政府重点工作。此次发改委发布的通知,是前期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持续发展政策的延续。中央和地方政府针对促民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民间投资也保持了平稳、持续的增长态势。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民间投资增长6%,比去年同期快了3.5个百分点。
其中,河北省民间投资增长加快,完成投资19156.7亿元,同比增长5.9%,分别比上半年和前8个月加快1.7和0.6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77.3%,是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川省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民间工业投资踊跃,增速持续回升。前三个季度,四川省民间工业投资完成近5000亿元,增长14.1%,占工业投资比重达71.5%。
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完成约4454亿元,增长16.2%,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达85.7%。
云南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完成近4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主要投向了新兴制造业领域。陕西省民间投资也快速增长,前三个季度民间投资增速由之前的下降3.8%转为增长6.1%。
对于众多地方工业投资中民间投资比重持续增加、民资活跃度不断提高的现象,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渠慎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外需确实在向好,特别是像石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复苏,带动了我国出口持续改善。在外需拉动下,企业能够获得投资性收益,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刺激了民间企业扩大投资。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在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今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国内经济数据出现很大改善,民间资本也有动力进行再投资。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说,政府对民间投资在投融资和市场准入层面的政策力度持续增强,前期出台的促进民间投资政策在逐步落实,效果在逐步体现。同时,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也在推动需求复苏,产销两旺使民营企业增加投资的意愿回升。
与此同时,民间投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民间投资领域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这三重门,以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三座大山”的阻碍仍然存在。导致民间投资“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的问题也仍然存在。多位专家表示,在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体制机制和创新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对此,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日前表示,破除民间投资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问题都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张勇说,未来要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降低门槛,特别是制定负面清单,使市场更加透明、民营企业自主决策权更大。并且,抓紧建设政府信息平台,特别是诚信体系,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投向产业链长的、增长前景好的这些领域中。
“未来民间投资是否能持续向好,一方面依赖于整体经济复苏的态势,另一方面也需要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进一步降低垄断行业对民营企业的门槛,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来降低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章俊说。记者 李志勇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