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观察>>

指数: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仍需提升

2018-11-26 15:02: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在华东师范大学发布。据此,上海是龙头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在长江经济带排名首位;同时,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省会城市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不均衡态势,说明协同发展程度仍待提高。

根据指数,从演变趋势看,近4年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指数得分均值由2015年的9.80分上升到2018年的19.11分,但整体水平依旧较低,经济协同发展能力、交流服务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指数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智库CTTI)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室(中国智库CTTI)的研究团队联合研制。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下半年发布,今年的指数以前面三年连续发布的指数研究报告为基础,进一步整合运用了国家创新系统和复合生态系统等理论等凸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高质量一体化和长三角引领带动作用的发展理念,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协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据了解,今年的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的评价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保护4大领域19个核心指标组成,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上海是龙头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在长江经济带排名首位;南京、苏州、杭州、武汉、成都和重庆6座城市是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节点城市;长沙、无锡、宁波、合肥等27座城市是区域重要城市,在个别领域表现突出;湖州、衡阳、蚌埠等60座城市是地方重要城市,对周边邻近区域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铜陵、眉山、孝感等11座城市是协同发展能力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根据指数,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目前发展尚未形成生态包含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未来需要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兼得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基于研究,指数提出,在上海设立权威、直属国务院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管理机构,增强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协调力度;尽快出台《长江法》,设立长江基金,充分发挥法制、社会组织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以及科技、生产、治理的融合,建设绿色智慧城市系统;并加快核心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发挥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