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华大集团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2021-09-16 17:22: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9月16日,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火眼项目组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1631783101(1).png

中国质量奖是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设立于2012年。其中,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每届不超过90个组织和个人,足见其含金量。从历届的获奖名单也可以看出,获奖者都是在创新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的组织,和为中国质量发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据了解,此次获奖的华大火眼项目组是2020年疫情初期为应对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助力疫情防控而组建的。其申报的“快速精准大规模检测服务质量保障管理模式”,是一个以科技、管理、人才赋能,集检测产品快速研制、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实验室集成建设与规范运营、团队柔性配置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那么,这套质量管理模式究竟有什么特色和优势,能够在众多模式中脱颖而出,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呢?

20余年积累催生火眼模式 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保障

“快速精准大规模检测服务质量保障管理模式”不是一时之功。其之所以能够在疫情突发初期快速建成,并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得益于华大20余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不断的投入与积累。

1999年,华大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承接“中国卷”部分的测序和分析任务。此后,华大以“研产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断实现突破,助力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华大也同样冲锋在前。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华大仅用36个小时就破译了SARS病毒基因组序列,完成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并无偿捐赠30万人份的检测试剂盒;2004年印度洋海啸,华大代表中国参与支援遇难者遗体DNA鉴定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华大参与受灾地区疾控工作;2014年,华大在塞拉利昂快速搭建前线实验室,成功研制并提供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

发展至今,华大在基础科研、仪器设备研发、肿瘤防控、出生缺陷防控和传感染病防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也正是基于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2020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危急的时刻,依托久经考验的科技队伍和技术平台,华大迅速成立火眼项目组,通过快速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疫情一线搭建固定版、气膜版、车载版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为发热病人的确诊、疑似病例的甄别、高危人群的排查、阳性感染者尽早隔离治疗、阴性人群正常生活,及复工复产、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和疫情防控的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

1631783114(1).png

截至目前,火眼实验室已在武汉、深圳、北京、石家庄、广州等多个主要城市落地。作为民企抗疫团队,华大的火眼实验室也已经成为抗疫行动中的“名片”,在海外30余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超过90座,高效助力于各国疫情防控工作,并得到来自各国的高度认可及广泛赞誉。

夯实质量根基 持续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赋能

火眼项目组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其“三赋能”管理模式密不可分,即科技赋能、管理赋能和人才赋能,以及全面的“五同步”创新优势,即基于“科学、技术、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的同步创新优势。这些措施有力保障了传感染防控检测产品研发、自动化设备及制造、火眼实验室建设、火眼实验室运营、团队柔性调配等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

1631783128(1).png

作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模式,火眼项目组也正是依托其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工程化、规模化和敏捷化,助力快速精准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落地。

在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三方面,火眼项目组依托华大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自主研制开发了专门针对火眼实验室的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可实现样品信息录入,全流程样本条码化管理,样本检测全过程跟踪。同时,通过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核酸提取系统,以保证大批量样本精准快速检测。

工程化指的是火眼项目组拥有固定实验室、气膜实验室、车载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实验室,降低了工程建造的复杂度,仅需要3-5天便可建成,最快可1天建成。

规模化指通过能力建设和渠道布局,不断提升单个火眼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布局,实现“单点通量大,网络覆盖广”的规模化检测。

敏捷化则是上述“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通过国产化的核心设备、柔性化的团队管理、工程化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和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产品快速研发、人员快速集结、实验室快速建设、检测快速大规模进行,并持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打造全方位、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

“六化”助力火眼实验室快速迭代升级,形成全套针对传感染病毒破译和精准检测的快速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各地疫情防控的需要。未来,火眼实验室一方面可在疫时形成公共卫生体系的强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在平时可为日常化应用和科研服务,持续对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持续赋能,应用于其他传染病防控、出生缺陷防控、恶性肿瘤防控等公共卫生新基建工程,意义深远。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梨来了,羊肉来了!8.7吨巴州特色 ...

  • 贵州一男子直播捕鱼 十斤重大鲤鱼“ ...

  • 宁波帅特龙集团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

  • 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对17家加 ...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疫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