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源”式RISC-V不断升温,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6月,谷歌的新品发布会确认将RISC-V应用到了手机芯片,并且预判将成为长期趋势。11月初,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基于RISC-V 内核的MCU芯片CM32M4xxR。
在RISC-V应用广泛的MCU领域,许多国内MCU厂商也纷纷投入RISC-V赛道。例如兆易创新发布了其基于RISC-V的32位通用MCU GD32VF103,并宣布未来将坚持Arm和RISC-V两种架构并行;核芯互联凭借着“高性能模拟、自研RISC-V架构、芯片敏捷设计方法”三大护城河在业内崭露头角;爱普特微电子全线产品均基于RISC-V架构内核研发,其2021年发布的新品APT32F1023已累计出货超一亿颗;中微半导体的ANT32RV56xx也是集成RISC-V内核的32位MCU,该系列芯片集成模拟外设并简化设计;航顺电子针对AIoT已推出一款M3+RISC-V 双核MCU, 并会相继的推出RISC-V内核、M4+RISC-V多核以及M33+RISC-V多核异构的产品……
作为一家自成立起就坚持“全国产”路线的芯片厂商,爱普特的成绩值得注目和探究。
据爱普特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成立之初就坚持全国产、全知识产权理念,自主研发了完全自主产权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P库,并经过亿级芯片量产验证,从方案设计到芯片架构,实现了自主可控。
在近几年缺芯态势下,爱普特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与上游供应商展开深度合作,全力维持成本和价格的平衡,整体上保障了客户的生产需求。同时,高灵活度的客制化服务也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
虽然RISC-V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是相对于ARM市场份额来说,差距仍然颇大,需要更多如爱普特这样实力与情怀兼备的企业参与到RISC-V生态建设中来,助力中国MCU产业高速发展。
声明:本文为广告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