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发式机遇到可持续发展
冰场成就冬季新生活方式
□ 本报实习记者 胡锡丰
“太刺激了,我还想再玩一次。”孩子们爬上用350块特制冰块砌成,高6米、长40米的大型冰滑梯顶端,“嗖”地俯冲而下,滑出数十米远。在冰滑梯一侧的冰场,仿真哈士奇拉雪橇冰车踏着魔性的步伐正在冰面上飞驰。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冰上项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像这样的冰场在北京还有很多。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雅雯 摄
中国申办北京冬奥会时,曾正式向世界作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从“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到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参与的群体像滚雪球般扩大,冰雪经济也从爆发式增长向长期可持续发展转变。
大众冰场仍火热
冬日里的冰车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集体记忆,春节期间北京各大公园的冰面上火热依旧。据颐和园公园官方统计,今冬冰场开放36天,横跨春节、元旦两个小长假,近15万名游客上冰参与冰雪活动。随着河湖水环境的不断改善,今年北京市水务局还开放河湖大众冰场五处,分别是八一湖冰场、门城湖冰场、莲石湖冰场、晓月湖冰场、温榆河公园冰场,冰面累计27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5300人同时上冰,截至2023年2月4日冰场关闭共接待市民游客18万人次。河湖大众冰场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政府部门提供场地,吸引相关专业企业承担运营管理,不仅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规范的冰上活动场所,还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冰上活动。
记者从八一湖冰场了解到,今年是八一湖举办冰上嘉年华活动的第四个年头。自2019年冬天开始,北京市水务局联合北京市体育局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负责日常管理、维护的方式开放冰场。今年冰面主要划分为三块区域,东侧的免费滑冰区完全免费开放,游客可自行携带装备体验冰上运动;中部和西部分别是滑冰教学区和娱乐区,可租赁各种冰上娱乐设备,且租赁费不计时。
移动冰场受追捧
“在欧洲,每个冬天有上千块这样的冰场可用。”专注于冰上产业发展近8年的赵怡告诉记者,“如今移动冰场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据赵怡介绍,近几年我国移动冰场也在逐渐增多,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移动冰场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移动冰场相比野冰场,可以为滑冰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冰面和身体保护,同时相较于大型商业冰场,又更具娱乐属性,相关的冰上用具经过优化,让初学者第一次上冰不再有压力,大大降低了冰上运动的参与门槛,也就带动了更多人走上冰场。
一座专业冰场的运营建设是复杂而昂贵的,但是移动冰场很大程度改变了这一现象,不需要大规模的土建,在地面上铺一层隔温板和一层防水布,就可以放置铝管和围挡开始制冰。在商业冰场工作的杨先生说:“如果要在商圈内建设大型冰场,前期就要做出规划,不仅要一次性签下长期合约还要预留出各种工程条件,如果后期运营不理想,达不到引流的效果,对于商业来说,是亏本的买卖。”
提及北京冬奥会后的市场情况,赵怡很是兴奋:“曾经客流几乎全部集中在周末,但是今年我们发现平日来滑冰的客人翻了几倍,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稳定向上发展已成为冰上产业的主基调。”
尽管有冬奥会加持,但冰场仍是一门“旺丁不旺财”的生意。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一块500平方米的移动冰场就需要配置近10名工作人员。赵怡坦言:“冰场的生存压力依然不小,很多时候还需要商圈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很多困难要去克服,淡季我们仍然为生计发愁。只是把冰场建设到体育场馆里是不够的,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冰场,走上冰面。”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