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表示,开展真实性评价将成为未来行业重点工作之一
用数据证明“真的有效果”
□ 本报记者 丁 莹
近年来,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与品质化趋势,对保健食品的实际功能效果提出更高要求。在解决安全问题之后,如何用数据来证明产品“真的有效果”是保健食品行业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银杏叶口服液循证评价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召开,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张中朋表示,“循证评价”是一种自我能力的证明,在保健食品行业寻求自身创新与突破方面,是具有突破意义和示范效应的标杆行动。
数据提供支撑
“循证评价”是医疗卫生领域常用于解决临床医疗问题的方式,对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认为,以银杏叶口服液为代表的银杏保健品开展此次“循证评价计划”是对相关产品功能的“再认识、再评价、再确认”。通过循证评价可以对现有的产品质量和功效进行明确,为产品的实际表现提供依据,更能够为相关产品后续功效提升和开发新功效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张永健表示,经过治理后的保健食品产业,正迎来保健食品消费攀升的重要机遇期,消费者希望获得有科学证据支撑、对健康能够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产品。因此,通过循证提供更有力的科学证据,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市场环境建设,更有利于产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银杏制品生产企业代表、瑞草第三代传承人孙偲喃表示,基于真实临床数据的循证评价,可以对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性追踪研究,及时获得产品对消费者长期的健康影响,为消费者选择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和参考。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付长庚介绍,此次“循证评价计划”将通过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来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银杏叶口服液前后情况,评价银杏叶口服液耐缺氧,以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为它的保健功能提供依据。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并未对已经上市的保健食品功效进行再评价要求。对此,张中朋表示,对保健食品开展真实性评价将成为未来行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技术升级产业
20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发现银杏中含有降低胆固醇的药用成分,此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各类研究和实验工作,并进一步验证了银杏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据有“银杏之父”之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主任医师孙载明介绍,银杏树因寿命长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是全球植物用药的重点品种之一。我国是银杏资源大国,是银杏叶、花、果、树等原料的主要产地之一,占据全球银杏叶总产量的56%。目前,全球各种银杏叶制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年市场销售总额已近100亿美元。但是,多年以来,银杏中银杏叶酸含量带来的安全担忧,始终困扰着银杏制品的使用者,更制约了行业发展。2017年,孙载明率团队研发的《低酸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打破了这一壁垒。据了解,该技术可以在有效保存银杏黄酮和内酯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去除银杏叶酸含量,将欧美标准中要求的百万分之五降低到百万分之一。
在孙偲喃看来,相关技术的突破不仅为银杏叶提取物相关药品和保健食品安全性带来了质的提升,也使中国银杏产业在世界同行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他表示,世界医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中医药,中医药产业在守正的同时更需要创新,产业必须具备核心技术,重视自主技术的研发与实验。
据张中朋介绍,随着保健食品健康价值的体现,其在医疗支出控费方面发挥的作用需要更多数据作为支撑,此次“循证评价计划”对于保健食品行业后续开展相关技术评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