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一滴酱油背后的创新故事

2023-06-15 12:16:57 中国质量报

□ 新华社记者 王浩明 陈凡靖 龚 兵

酱油,是菜肴里的魔法师,但你可知,这滴液体能够激发味蕾,是因为包含着创新密码——由参数、算法、模型等构成的“精密方程式”。

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的海天味业工厂,玻璃顶的巨大晒池排成阵列,密集的发酵罐由管道连接,灌装车间一瓶瓶酱油在传送带上运输,包装车间机器人将一箱箱成品打包运送入库。然而,整个厂区却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多年来,该企业在酱油酿造上,黄豆筛选、蒸煮、制曲、酿晒、压榨、过滤出油,传统步骤一个都没有少。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持传统阳光酿晒和天然发酵。”海天味业董事会秘书张欣说。

从人工筛选到AI视频选豆,从传统晒缸到立体晒罐和晒池,从人工灌装和包装到使用全自动无人化生产线,科技创新也让酱油的酿造发生了巨变。

海天味业数智化总工程师黄树亮介绍,以制曲为例,传统工艺需要老师傅们看管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观、闻、摸、尝,观察曲料的变化,确保发酵品质,“老师傅的手艺就是标准”;现在,海天味业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将过去由“老师傅”把关的参数,逐步转化为客观的数据指标。

“经过数十年积累和校正,如今,企业在酱油酿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线上设备的联网率已经超过80%,生产过程中有494个质量检测点,最终形成了庞大的数据体系。模型和算法不断更新,最终凝聚成了拥有上百个参数的‘精密方程式’。”黄树亮说。

“海天味业在智能工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数智化水平。在数智化理念引导下,努力向更高质量迈进。”海天味业执行总裁程雪说。

如果说黄豆和水是酿造酱油的原料,那么菌种,就是酿造酱油的“芯片”。

海天味业研究院院长周其洋说,从1955年海天酱油厂成立开始,企业就始终把菌种这个核心技术牢牢抓在手中,并不断投入,研发新的优质菌种,目前已经有30多个菌种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海忠说,对于传统食品行业来说,作坊式的企业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拥抱数字化、更多投入研发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助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国味”历久弥新。

程雪介绍,目前海天味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在她看来,守正与创新一样重要,坚守传统的同时拥抱科技,让百年的风味传承,正是海天味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苏盱眙:火红龙虾节 万人龙虾宴

  • 河南省开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产品质量 ...

  • 江西省南丰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世界认可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强制 ...

  •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强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