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建新 夏 玹
扒开厚厚的砻糠,嫩黄的笋尖便露了出来,一锄头下去,精准落在笋脚上,伴随一声脆响,一根胖嘟嘟的早园笋脱泥而出。
3月气候渐暖,正是早园笋采收的好时节。一大早,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泉缘家庭农场的王驰城,在自家竹林里弓着身子挖笋。不一会儿,筐子就被带泥的鲜笋塞得满满当当。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清早园笋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凭借鲜、嫩、脆等特点,闻名于江浙沪一带。近年来,德清县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实施“一亩山万元钱”行动,德清早园笋产业得以壮大、规范化。该县也以6.7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成为中国最大的早园笋产区。一根根粗壮的早园笋实实在在成为了富民兴农的“金尖尖”。
质量保障有秘诀
王驰城种植了两公顷早园笋。“天气稍暖时,每天产量能达到2000千克;气温低下来,产量则稳定在每天1000千克左右。”王驰城介绍说。
产量意味着一年的收益。有着20年种植经验的王驰城认为,保证产量,是有秘诀的。
早园笋种植采用的是早竹覆盖栽培技术,每年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用竹叶、砻糠、稻草、麦壳、杂草等,在竹林地面铺上厚度超过30厘米的覆盖物,保持土壤温度,促进笋芽分化生长,以便及早收获竹笋。“早一点收笋,价钱能卖得更好,就能多些收益。”王驰城说,不仅如此,想要收获高品质的早园笋,在水土管理、松土除草、留母竹、更新竹株上,都有讲究。
为规范德清早园笋的种植技术、稳定产品质量,2023年,德清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共同参与起草制定早园笋地方标准,进一步明确地理标志产品德清早园笋的保护范围、品种类型、产地环境、栽培管理、质量要求等。当年11月下旬,湖州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德清早园笋》获批发布,推动德清早园笋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把好早园笋的产量关与质量关。
助农增收有渠道
中午12时,在龙胜村“山伢儿”早园笋收购站内,笋农姜志红正将早上挖好的早园笋卸下。收购站负责人钱林芳有条不紊地将姜志红卸下的早园笋进行称重、记录、拆包,再交由工人清理、打包。打包好的早园笋直接“乘坐”专车被送到各大农贸市场。
在德清县,笋农种笋,收购商统一收笋、批发至周边城市农贸市场和商户的模式已十分成熟。“我们做早园笋收购已经十多年了,收来的笋在省内主要销往杭州、嘉兴等城市,省外则卖到江苏、上海等地,哪里价格好就往哪里多卖一些。”钱林芳说。
钱林芳负责的收购站点是龙胜村最大的收购点,与她合作的笋农有47户,早园笋采收期内,每天出货量超过20000千克,少时也有10000千克。像“山伢儿”早园笋收购站一样的站点,德清还有十几家。
“种植-收购-批发”模式,使德清不少村子渐渐形成了热闹又有序的情景。
“这是一个群众齐上阵的行当。承包土地种笋、采收期挖笋、收购笋、在收购站装笋或者运输笋……龙胜村的每个村民,似乎都能在早园笋产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中,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德清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发展科科长吴佳丽说。
今年63岁的陈美丽是龙胜村村民,在收购站负责鲜笋打包工作。她一边忙活儿,一边笑盈盈地介绍道:“每年收笋期我都会来帮忙打包,和大家聊着聊着,活也就干完了,还能在家门口挣点零花钱。一般一个笋期我能有12000元的收入。每天工作结束后,我还会去舞蹈队跳舞,日子别提多充实了。”
目前,德清县早园竹种植面积达6700公顷,种植户4500余户,从业人员近万人,早园笋年总产量8.35万吨、产值4.68亿元,助力农民实现纯收入2.29亿元。
吴佳丽表示,德清县市场监管局还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地理标志集成富农改革,对早园笋等一批德清本地具有代表性、地域性、独有性的地理标志产品开展源头保护和规范化管理,让小竹笋长成助农增收大产业。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