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综合时讯>>

家电置换迎来好时机——消费品以旧换新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2024-05-10 11:09:33 中国质量报

家电置换迎来好时机

——消费品以旧换新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我国是消费大国,家电的保有量超过 30 亿台,汽车的保有量超过 3 亿辆。据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汽车、家电换代需求在万亿元以上级别。为更好地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务院专门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此,本报组织记者深入市场一线,采访业内人士和专家,以质量视角观察此轮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质量观察系列报道,力求更好地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实落地、走深走实。

□ 本报记者 贾润梅

“家里的冰箱、微波炉都用十几年了,虽然没坏,但也没有之前好用了。”这几天,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王丽正考虑为家里添置新家电。

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等四大行动,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行动方案》能够进一步完善废家电的回收处理体系,畅通更新消费循环链条,健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环节。根据预测,2027年废家电的回收量要比2023年提升30%,《行动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家电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市场的增长。”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表示。

家电产品使用多久需要淘汰?根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标准,冰箱和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是10年,洗衣机、热水器、吸油烟机是8年。不过,该系列标准是基于行业共识的自愿性标准,不同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上也有所差异,有些产品在设计时考虑了更长的使用周期,有的企业标准高于团标要求。

“安全使用年限是家电的最低安全使用年限,采标产品应该保证消费者在安全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地使用产品,避免产品使用年限过短对消费支出和环境资源的浪费。家电产品使用较长时间后,产品生命周期进入较快的衰退期,该系列标准提示消费者,到达安全使用年限后,应开始关注产品的使用情况。”姜风说。

值得关注的是,超期服役的家电产品,存在各类部件或材料线路老化问题以及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比如漏电、漏气、起火、机械危险等,家电产品超期使用时间越长发生事故的概率越高。同时,超期服役的家电产品功能和性能已经全面落后于当前的新产品,对水、电和燃气的消耗量也会随产品性能的衰减而逐渐增加。

“一台使用10年以上的空调,耗电量会上升20%。”姜风举例说,当前市场上的电冰箱,采用更高效的变频压缩机、更精确的温湿度控制技术,乃至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更加节能,而且食物保存时间更长更新鲜。“采用了更加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智能控制算法的空调不仅更节能,舒适性也更好,吹出来的风更柔和,有些空调甚至可以为用户定制健康舒适的空气解决方案。”姜风补充道,家用电器产品的功能性、技术性等这些年得到大幅提升,完全优于老旧产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行动方案》中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惠民3方面强化政策保障,发动多方力量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优惠补贴。《行动方案》指出,一方面发挥财税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相关资金,充分利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现有资金渠道,改造提升家电回收网络,提高废旧家电回收、中转和集散效率,支持家电以旧换新。另一方面,鼓励出台惠民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全链条整合上下游资源,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

近日,苏宁易购与海尔、美的、海信等30多家家电生产企业合作,开启新一轮以旧换新活动,推出支付立减10%、最高补贴5000元等优惠活动。

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苏宁易购门店,看到许多展台都在显眼处张贴着标有“以旧换新”字样的海报。销售员向记者介绍,最近来选购电器的顾客中,有六七成都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目前最受欢迎的家电产品,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比如能用手机遥控的智能电视、节能效果升级的智能空调等。”苏宁易购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订单量对比同期显著提升。春季家装节期间,智能空调销售同比增幅超150%,中央空调增幅超190%。

“现在是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的好时机。”姜风认为,特别是各地政府将投入建设废旧家电回收体系,鼓励和支持家电企业和销售平台提供更方便的交旧、拆旧和换新改造方案,再加上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政策配合,当前家电产品置换的性价比非常高。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贵 ...

  • 2024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 ...

  • 青海玖鹰虫草市场是青海省规模最大的 ...

  • 从街边小吃到热销全球——广西柳州深 ...

  • 福建省闽侯县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