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产品”不是“一次性买卖”
一次性内裤产品质量成消费者关注焦点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实习记者 刘松瑶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山东省青岛市消保委分别开展了一次性卫生用品比较试验,发现部分一次性内裤样品存在pH值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未按规范标注成分含量等问题,一次性内裤的质量问题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消费者对健康、便捷生活的追求,近年来,一次性内裤产品市场需求量逐渐加大。2023年天猫“双11”活动期间,一次性内裤品牌Freego单品销量突破5w+件;截至目前,淘宝平台上售卖一次性内裤的店铺有几千家,其中多家店铺月销量超100百万件。
今年“五一”假期前,一次性内裤产品线上销量增长迅速。记者在走访多家线下门店及超市时也发现,一些连锁店推出一次性内裤限时优惠活动,并对一次性旅行用品进行陈列调整,将一次性内裤摆放在显眼位置,以便消费者选购。这些一次性内裤商品大多5至10个为一包,售价十几元到几十元。“出门在外手洗贴身衣物有些不便,我打算尝试使用一次性内裤。”在全棉时代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门店,旅游爱好者李静正在挑选一次性内裤。
据母婴品牌Babycare产品研发经理介绍,自2020年以来,该品牌一次性内裤销量持续保持每年超过10%的增速,这与其严格的品质管控要求密不可分。生产一次性内裤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材料领料、裁切、缝制、包装、金属检测、EO灭菌和入库,“我们以产品的健康、卫生为首要关注点,选用优质新疆棉作为全棉款一次性内裤产品面料;注重不同用户群体对产品体验需求的差异,联合纤维巨头赛得利进行定向面料研制,做到从源头严格把控生产材料,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优质的产品。”Babycare品质管控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次性内裤是高速发展中的品类”,一位服装行从业人员表示,如今市场上的一次性内裤品牌众多,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此前,抖音平台博主“黑犬酱·MO”曝光一家一次性内裤代工厂环境脏乱差的视频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称自己此前已囤货,但看了视频后很担心家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有网友分享了穿一次性内裤后感觉不适、产后恢复期穿一次性内裤引发妇科疾病等经历。还有人认为,此类商品的价格与质量不成正比。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乔敏介绍,有些无纺布材质的一次性内裤材料透气性差,在闷热、潮湿的天气情况下,容易提高身体局部温度、湿度,引起细菌、真菌感染。
一次性内裤的消毒、用料情况是大部分消费者的主要关注点。但此前有报道称,目前,相关国家卫生标准中暂无关于一次性内裤产品“消毒级”的规定,部分一次性内裤样品在包装上明示为“消毒级”,但无法有效解释其“消毒级”概念或无法做到其自定义的“消毒级”水平,涉嫌夸大宣传。
一次性内裤属于纺织品行业产品,还未被纳入卫生用品范畴,目前,此类产品的质量考核遵照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T/CTES 1020—2019《一次性内裤》中的指标,部分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企业会制定企业标准。“生产企业不但要严格按照国家纺织品强制性安全标准生产,还要加强诚信。”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技术部部长金安表示。
Babycare品质管控部门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检测产品耐水、耐汗渍、耐干色牢度等,并已制定企业标准,规定了产品外观要求、微生物指标(真菌、细菌等)、甲醛、pH、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执行指标,此外,该企业还会在环氧乙烷消毒后按照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其抑菌产品会被送至第三方按照《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检测。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