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2014年三季度投诉问题及故障分析

2015-03-09 10:04: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动机异响

    从投诉内容来看来,新车发动机异响投诉比例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嫌产品批次性质量或设计缺陷。异响集中在凉车状态,一般是间隙或机油压力、润滑等问题所致。比如气门液压挺杆间隙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异响,热车状态下,机油变稀问题好转;此外,目前配有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车型,也会出现正时链条调节器故障引发的异响。

    熄火

    车辆熄火问题原因有多种,问题离不开进气系统、供油系统及线路。车主多反映车辆出现行驶中减速或低速时熄火,此类熄火一般为空燃比过浓或过稀导致,这需要车主注意车辆日常保养。除使用养护问题外,车辆本身的问题也可能导致熄火。混合气浓度出现问题后,车辆在减速或低速行驶时动力不足导致熄火。

     烧机油

    发动机烧机油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三季度的相关投诉有所上升,而且涉及不少法系车及日系车。分析投诉后发现,EC5型号1.6L CVVT发动机为烧机油的最大“嫌疑者”。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款发动机采用了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活塞采用独立冷却系统,而烧机油的主因恰恰集中在气门油封及活塞环处,这不得不令人对其应用的新技术是否存在缺陷产生质疑。

     变速箱异响

    手动变速箱异响多发生在加速及换挡间隙,多为离合器、变速箱轴承磨损、旷量等问题引起,这与手动变速箱的制造精度、配件质量、装配工艺等有直接关系。自动变速箱异响问题中,双离合变速箱及CVT变速箱车型投诉较为集中,多由于使用过程中部件异常磨损导致的异响。

     无法换挡

    三季度投诉中,无法换挡问题投诉增多,主要集中在手动变速箱和AT自动变速箱上。对于手动变速箱而言,此问题多与换挡机构有关,如换挡同步器及花键毂的配合间隙大、加工精度低以及零部件生锈等。对于自动变速箱来说,变速箱阀体导致换挡不畅或无法升降挡的情况应该是主因,阀体问题一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另一方面与变速箱油品有关。

     电脑板故障

    变速箱电脑板不会轻易出现故障,所以三季度投诉中涉及的电脑板故障投诉增加应引起厂家的重视。故障多出现在双离合及AT变速箱的控制模块上,并伴有故障灯报警和挂挡不走车、挡位错乱等现象。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电器元件烧毁、焊脚断裂开焊等。

     转向系统异响

    转向异响涉及部位较多,比如转向管柱、转向机、助力泵、支臂平衡杆吊耳胶套、减震压力轴承等。投诉较多的为支臂平衡杆吊耳胶套异响、减震压力轴承异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部分并不属于转向系统,但异响却是在转向时发出的。部分消费者反映在打转向时,会听到“吱吱”声,这多与转向助力泵及转向机油压有关。

     制动系统失灵

    刹车失灵直接影响驾驶安全,三季度投诉中刹车失灵较二季度大幅增加,且涉及车型也在增加。除此低速刹车失灵外,高速行驶制动力下降、行程长、制动偏软等问题同样属于制动性能下降。如果刹车总泵真空助力在特定条件下无法满足制动要求,则会出现上述问题。

     ABS泵故障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从而调整施加制动力的强度。一般情况下,ABS泵故障会伴有故障灯报警。投诉中,机械故障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基本是ABS控制模块出现问题,但也要更换ABS泵总成,增加车主在出保后的用车成本。

     前后桥及悬挂系统异响

    据车主反映,异响多出现在颠簸路面或过弯转向。底盘涉及传动及悬挂系统等部件,如果出现部件连接松动、软连接缓冲部件老化等,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异响。对于新车而言,异响问题多因装配工艺及精度,配件间的配合间隙等引起。

     车身附件及电器车身漏水

    2014年三季度的投诉中,车身漏水成为车身附件及电器部分投诉最集中的问题,涉及车内漏水和发动机舱漏水,其中发动机舱漏水问题大规模爆发。消费者担心长时间受漏水侵蚀,车身及线路会受到影响。车内漏水虽不是最为集中的,但涉及新上市车型,这说明车身注胶工艺、天窗密封条的安装有问题。

      车身生锈

    由于厂家喷涂防锈涂层出现问题,且相应的防腐处理有缺陷,所以出现了严重锈蚀。因内部锈蚀位置隐蔽,平时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无法及时察觉。除此之外,驾驶室内部件生锈问题也较为多见,座椅支架生锈在本季度投诉量较大。从这点来看,生产工艺的落后以及出于对成本的控制而减少防锈工序,应为生锈问题的罪魁祸首。《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