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试驾2014款捷豹XJL 3.0尊享商务版

2015-04-07 13:54: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大佬扮嫩

    试驾2014款捷豹XJL3.0尊享商务版

    文、图/李滨

    外观

    商务也年轻

   这是捷豹XJ从1968年诞生之后的第四代车型,也是变化最为明显的车型。以前XJ的四眼头灯,以及雪茄型车身等经典的英伦设计曾被车迷们奉为经典,但到了第四代被彻底颠覆,第四代捷豹XJ年轻了。也许,捷豹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大佬们年轻了。

   方中有圆的四边形大嘴进气格栅,庄重又不失柔美,亮闪闪的网状中网设计独具一格,中央镶嵌的豹头标志面目狰狞,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都是狭长型的大灯,也如一双豹子的眼一样慑人心魄。

   车身的线条流畅舒展,让加长的车身并不显得突兀拖沓,从前到后缓缓下降的车顶,反而让巨大的车身有着跑车一般的生动。

   车尾造型简洁明快,除了硕大的捷豹车标,没有其他多余的修饰。竖起来的后尾灯从后翼子板一直延续到后保险杠上缘,这是捷豹的经典设计造型。内部使用的是全LED光源,其中刹车灯在亮起时还有豹爪一般的效果。

    内饰

    奢华不过如此

    捷豹XJL 3.0尊享商务版虽然不是最高配置车型,车内依然处处奢华高贵。

   捷豹XJL内饰设计灵感来源于豪华游艇的环抱式中控台,实木装饰材料从中控面板前方开始,划一条优雅的弧线向后方延伸到车门内侧,让整个车内空间完美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深咖啡色实木装饰花纹清晰、色调优雅醇厚。

   真皮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盘握感极为舒适,并可选装电加热。虚拟的仪表盘是捷豹XJL的一大特色,12.3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承担了上述功能。在点火或者关掉发动机的那几秒钟,屏幕上显示的是捷豹的LOGO,一头跃起的“豹子”,车辆运行中,三个泛着蓝光的环形的“仪表盘”比普通仪表盘更具科技感。

   中控面板中央的8英寸全彩HD触摸屏可以控制导航、倒车影像、音响和空调等设备,比起同级别的车型的“鼠标式”控制,显得简洁方便多了。

   悬浮式的旋钮挡把也是捷豹的一个独特的设计,车辆启动的那一刻,原本藏于中控台里面的旋钮会缓缓升起,飞船启动准备出发的感觉有没有?

   中控台、门板以及座椅都采用了真皮双缝线缝制,质地细腻柔软,透着一种豪华气质。当然,还有全景天窗、后排化妆镜、后排独立双区空调等等配置,你能想到的都有了。

    配置

    宽敞也是一种奢侈

   捷豹引入中国市场的车型XJL,是在海外版车型的基础上将轴距增加了125mm达到3157mm,车身长度达到5247mm。拉长之后,终于与国内市场上的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L拉近了距离,得以跻身“中国市场特供豪华车”阵营。

   至于车内空间,最关键的就是后排了,坐进去,想翘个二郎腿没问题。打开小桌板,放下扶手,打开位于前排座椅后面的屏幕,戴上耳机,看个大片也没问题,就差空乘小姐来送咖啡了。如果累了,把座椅的角度调整到更为舒适,做个后背按摩,或者小睡一会儿,大佬的日子可以很爽的。

    试驾感受

    轻盈似豹

    行驶中,捷豹XJL拥有超过5.2米的车身长度并没有成为负担,车身非常灵活。

   这款车上的3.0升机械增压发动机,有着250kW的最大功率和450N·m的最大扭矩,数字非常抢眼,ZF的8AT也同样技术先进。轻点油门,加速平稳而从容,势不可挡,当你油门深踩,变速箱的降挡动作似乎是给你一个喘口气的时间,随即动力如开闸洪水喷涌而出。这套动力系统为XJL3.0T 贡献出了5.9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这一方面得益于动力系统本身的优势,同时,也因为采用了全铝车身材料,减轻了重量。

   八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高速行驶时可以保证更低的发动机转速,提升驾驶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同时,6缸发动机也能让车辆的震动和噪音得以更好的控制,让车辆更为舒适。

   该款车型后轮采用275/40/R19的超宽轮胎,提供了极好的抓地力,所以无论起步还是停车,都可以让车辆更为平稳,同时也因为该轮胎的扁平比高,轮胎更偏向运动风格,显然在高速行驶中会给后排乘客更多的脚踏实地的感受,而悬挂系统也韧性十足,整体车辆的调校虽然有着运动风格,但是,是在豪华商务车型舒适基础上的运动风格。

    总结

   虽然国内市场上,德国三强已经在豪华商务车型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捷豹XJL的个性依然成就了它的一席之地。毕竟,与竞争对手相比,复古优雅的风格,独特的英伦气质,以及接近跑车的动力性能,让捷豹XJL3.0尊享商务版车型个性鲜明。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4年12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