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nica
2015年1月,不论是被看做农历马年的收官,还是公历的开局,之于华晨宝马,都是值得载入品牌大事记的时间节点。1月8日,华晨宝马第100万辆国产BMW下线,这意味着华晨宝马在豪华汽车品牌中用最短的时间达成了100万辆的规模。从2003年建厂时不足万辆的年产能,到11年后成为同级中用时最短加入“百万辆俱乐部”的品牌,华晨宝马的标杆意义直观地表现在销量的跨越,更深层次地体现在质的飞跃。
宝马速度
公司年产能从最初的不足万台增至如今的30万台,华晨宝马在这11年中展现的惊人增速可谓有目共睹。其在生产、产品和品牌全面发展的本土化进程中,绝对为中国高档汽车制造业树立了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杆。
为了提升产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2009年11月,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就合资企业二期扩建项目签约,决定建设铁西新工厂;2010年6月,铁西工厂破土动工;2012年5月,宝马全球标杆工厂——铁西工厂正式落成开业,工程建设仅用时16个月,创造了宝马集团工厂建设历史上的奇迹。随着铁西工厂的投产,华晨宝马产能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缓解,伴随产能的稳步提升,截至2014年底,华晨宝马大东和铁西两座工厂的合并产能已达30万台。在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思远看来,华晨宝马的销量得以快速增长,铁西新工厂功不可没。在工厂下线的100万辆车中,有50万辆是过去两年多时间实现的,也就是铁西工厂开业以后实现的。
另外,华晨宝马于2012年3月开始在中国生产先进的BMW双涡管单涡轮增压4缸汽油发动机,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的研发中心,并通过与国内超过280家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将产品、研发和配件供应的本土化进程继续深化。
宝马深度
庞大的销售规模最耀眼,但实现如此规模产品的品质保证,以及保证如此规模客户的消费体验一直都考验着车企在全产业链上的整合能力。
华晨宝马不满足于保证现有产品的质量,更着眼于质量提升的可持续性。凭借实力雄厚的实验室研究力量,利用世界领先的理念和科技力量,华晨宝马可以对产品可能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缜密分析与研究,从而完善生产工艺、指导供货商发展,为未来的生产提供意见和建议,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可持续性。如今,华晨宝马质量管理和控制部门已经建成四大核心实验室,包括气象实验室、振动实验室、声学实验室和转毂实验室。每一款新车型投产前,乃至一些核心部件或材料开始用于生产前,都需在这些实验室进行大量的测试和分析,从而确保投产后的产品质量。
2007年1月,首个宝马零配件配送中心在北京落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促进宝马在中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扩展,更为迅速地响应华北地区经销商和客户的需求,紧急订单交货时间大幅度缩短。同年11月,宝马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二个零部件配送中心在上海正式落成启用。零部件配送中心仅仅是宝马和华晨宝马提升客户售后服务满意度的一个缩影,但却能让每个宝马车主直观地体验到BMW对客户的悉心关怀。
宝马宽度
2003年10月,华晨宝马投产的首款车型BMW325i正式在中国上市,成为彼时中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国产豪华中型车之一。2005年9月,全新第五代BMW3系国产上市,而且320i、325i和330i(进口)也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2009年,华晨宝马318i推出,进一步降低了国产3系的入手门槛。2012年~2013年,全新第六代BMW3系长轴距(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和标准轴距相继投产,让钟情于空间和操控的宝马拥趸不再纠结。
如今,华晨宝马已经拥有了3系、5系、X1以及之诺1E的产品阵营。而在2014年7月,德国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不仅提前将合作协议延长至2028年,还宣布BMW的国产车型将陆续增加三款新车:一款小于BMW3系的全新入门级车型;一款极富功能性并兼具实用性和典型的宝马驾驶动感的紧凑型汽车;以及一款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SUV车型。为了满足扩充国产产品线的需求,未来两年,华晨宝马的总产能将从目前的每年30万辆提升至每年4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宝马第1000001台车型也已下线,是一台新BMW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这标志着华晨宝马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走在国产豪华品牌的最前列。而在此之前的2013年4月,华晨宝马正式发布新品牌“之诺”,同年11月推出国内首款高档纯电动SAV“之诺1E”。目前,之诺品牌展厅已经分别入驻北京和上海。
近5年来,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20亿欧元,不论是本土化研发、全产业链整合,还是提升客户体验和产能,以及提供全新的出行方案,我们看到的是华晨宝马在多个维度的同时发力。也正因如此,站在100万辆起点再出发的华晨宝马有理由以更短的时间迎接下一个100万辆的到来。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5年2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