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第一季度产品质量状况不乐观
定检46个批次产品,合格率仅为76.08%
本报讯
为加大源头质量监管,维护良性、健康市场秩序,推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质量公示制度建设,黔西南州质监局在对该州31家生产企业第一季度生产的46个批次产品定检后,进行质量公示,其中11个批次产品不合格,总体合格率仅为76.08%。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质监局根据贵州省质监局的统一部署,切实贯彻“两抓两提高”的要求,深化打假治劣“12365”工程,加快质量监督外部环境和诚信建设。为此,该州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州生产企业第一季度生产的酱油、食醋、饮料、糖果、白砂糖、白酒、啤酒、作业本等产品进行抽样定检,确保产品质量,让群众吃的放心、用的安全,并首次向社会进行了质量公示。在今年4月底结束的定检工作中,质监部门对该州31家食品等企业生产的46个批次的食品和文化用品进行了抽样定检,合格35个批次,不合格11个批次,总体合格率仅为76.08%。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其中:矿泉水(纯净水)、饼干(含糖果)产品合格率远低于总体合格率,分别为63.64%和57.14%。
此次不合格指标主要为标签标识缺项、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氨基酸态氮、糖精钠、环已基氨基酸等方面,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管理水平、生产环境及生产设备简陋、原材料进入把关等众多方面的原因。该州第一季度质量状况反映出,大型、正规企业反映出的产品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家庭式小作坊。
据此,质监部门已于近日以《2005年第一季度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向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作专题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对我州企业生产许可证管理、定检(监检)、跟踪抽查等监管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并明确了今年执法打假工作重点,从而推进质量兴州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