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旅行>>

【美丽中国长江行】巴阳行:生态屏障、枇杷飘香

2018-05-16 16:03:13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5月15日电(钱春弦 庞瑞泽)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巴阳”那畔行。5月15日,伴着浓浓的果香,“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采访团,走进了美丽的云阳巴阳镇,为“四季果香、醉美巴阳”而心驰神往。

从曾经的荒山秃岭到现在的绿树青山,云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保护行动,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几年,云阳县通过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建成覆盖“一江四河”两岸670余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长江两岸森林无“断档”、无“天窗”,覆盖率达72%,居全市第一。该县义务植树150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284.8万亩,覆盖率达5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夏季已至,云阳巴阳镇巴阳村的枇杷园里,漫山遍野的枇杷已经成熟。

“巴阳镇的水果产业面积达2.6万亩,其中枇杷上千亩,年均产量6000吨,产值4000万以上,柑橘1.2万亩,还有0.3万亩小水果,主要栽种猕猴桃,百香果等。”巴阳镇党委书记王熳介绍,这样的布局让巴阳镇获得了“四季果乡,最美巴阳”的称号。

“十年前巴阳枇杷只能卖到五毛钱,如今巴阳枇杷每斤卖到8至10元。”王熳介绍,巴阳镇利用长江两岸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机遇,积极把生态资源转换成经济优势,按照175米以上100米范围内打造景观林;300米到600米建设经济林;600米以上主要打造生态林的布局实施三层绿化,常青树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实现了增绿与增收有机结合。

如今,巴阳镇以枇杷、柑橘为主的经济林总面积达2.6万亩,经果林年产值达1亿元,其中枇杷产业带长达8公里、面积1万亩,枇杷年产量达8000吨。

当地枇杷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还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效助推了农民增收致富。

数据显示,2017年巴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95元,水果产业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语安)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