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覆盖率低会导致数据贩卖行为
——专访益博睿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总经理黄健铭
自去年以来,国内企业征信市场洗牌加速,在十多家企业征信机构被注销备案资质的同时,监管也有意引外资机构进入市场,激发市场竞争,以实现优胜劣汰。作为第二家获得备案的外资企业征信机构,近日益博睿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总经理黄健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征信覆盖率较低会导致数据贩卖等不法行为,未来征信行业的制度保障将更为完善,数据等资源将趋于优化。
在信用时代,征信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我国的企业征信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面临着数据来源渠道窄、部分信息缺失等难题。黄健铭表示,中国存在国内尚未形成合适的信用体系,信用行业存在利益冲突、数据孤岛与数据合法化等问题。数据孤岛现象十分严重,且征信覆盖率较低导致数据贩卖等不法行为,征信体制有待完善。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黄健铭认为,数据孤岛其实不是一个挑战,反而是一个机会。央行成立百行征信实现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数据整合完成后,数据孤岛的问题会慢慢变少。同时,如果征信覆盖率从40%涨到50%、60%、70%以上,个人信息孤岛的数据价值就会下降,数据供应商滥用数据和倒卖数据的乱象就会减少。这样一来,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性也提高了。
从数据来源看,企业征信数据多数来自于央行企业征信报告、工商基本信息、纳税信息、处罚信息等,所以作为一家外资企业,获取多维度的企业数据难度较大。对此,黄健铭回应称,益博睿在全球拥有17个个人征信局、12个企业征信局,在中国市场和商业信息采集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市的355个城市,超过80%在中国经营的财富500强企业在使用该公司商业信息产品。同时,益博睿已在大中华区建立了数据和创新实验室,数据联通和真正融通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数据获取方面,因中国消费者对于安全性也有特别的考量,如何平衡消费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黄健铭表示,可以用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之类的生物特征识别科技,来进行平衡和捕捉。同时,他也指出,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用技术对抗欺诈,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提高消费者体验。
事实上,自2013年开始,我国征信业步入法律建设的快车道,再加上企业征信进入门槛较低,各种机构蜂拥而至,目前存续的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共有100多家。不过,也由于企业征信的门槛较低致使市场鱼龙混杂,引发不少市场乱象。为此,外资企业征信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加快,以提升我国征信体系的完备和实用性。
据了解,去年9月,央行营业管理部完成对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的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黄健铭介绍到,2005年益博睿进入中国,2014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商业信息和企业征信服务提供商新华信,2018年9月益博睿征信(北京)有限公司完成央行备案,本土化过程还算顺利。他还指出,益博睿在国内从数据、征信出发,不断发展新业务,形成了统一的业务板块,并与银行、信用保险、制造业和零售业等不同行业客户展开合作。
“未来,征信行业的制度保障层面将更为完善,行业层面将细分化,数据等基础资源供给将趋于优化,机构在场景方面将更为延伸。”黄健铭表示,只有在全球化经验、数据优势、技术创新上拥有优势的征信机构才能脱颖而出,适应新时代对征信机构的要求。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