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记者 徐远官) 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期,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日常防护口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风险监测总体情况
本次风险监测共采集日常防护口罩样品30批次,样品主要采集于线下商场、超市、药店,线上主流电商平台。
主要依据GB/T 32610-2016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FZ/T 01137-2016《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等标准,对微生物、pH值、甲醛含量、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NaCl颗粒物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通气阻力、压力差、环氧乙烷残留量等项目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30批次样中,有10批次产品符合要求,占比33.3%,有20批次样品存在质量风险,占比66.7%。
二、主要监测项目分析
此次日常防护口罩中风险监测中存在质量风险的项目主要为NaCl颗粒物过滤效率、PH值、通气阻力、压力差。主要监测项目分析如下:
1.微生物。口罩作为与口鼻直接接触的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需要保证出厂及运输过程中口罩必须满足必要的卫生要求。由于口罩与人体口腔长时间密闭接触,可提供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包括合适的酸碱环境、温度、水等,非常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沾染的微生物是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还会带来健康及安全的损害。
2.pH值。纺织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染料和整理剂,经这些酸、碱、盐类的化学物质加工处理后,纺织品上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酸性或碱性。直接接触皮肤纺织产品的PH值为4.0~8.5。纺织品面料PH值的偏高或偏低,不仅对纺织品本身的使用性能有影响,而且在纺织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如人体的皮肤一般呈弱酸性,有利于防止一些细菌的侵入,若使用的纺织品pH值偏高,碱性较强,将导致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遭破坏,一些细菌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给人体造成不适、甚至引起疾病。
3.甲醛含量。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属于有毒化学品。为达到防皱、防缩效果,甲醛被广泛应用于面料生产的染色和后整理当中。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纺织产品甲醛含量≤75mg/kg,而口罩因为直接佩戴在人体的口鼻部位,理应对甲醛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
人们如果戴着含有甲醛的口罩,口罩会在人们佩戴和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游离的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眼睛以及皮肤的接触诱发病症。口罩中的甲醛释放,会刺激人的眼睛,皮肤和粘膜,引起粘膜剧烈瘙痒,也可能引发呼吸道发炎及皮肤炎,导致产生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4.NaCl颗粒物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口罩对空气中颗粒物滤除的百分比。产品中对过滤效率或颗粒物防护效果的明示,可以反映产品质量水准。过滤效率作为口罩主要质量指标之一,直接反应出口罩对细小颗粒物的滤过能力。过滤效率越高,表明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能力越强。过滤效率是口罩产品最关键的质量指标,过滤效率不符合要求,则不能对佩戴者起到应有的防护效果。
5.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在非织造布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可以改善非织造布的外观,使布料洁白,但是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以后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接触荧光增白剂,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致癌因素。目前我国对在口罩中能否添加荧光增白剂并未作出规定,但由于荧光增白剂属于化学物质,对人体伤害较大,有必要进行风险监测。
6.细菌过滤效率。细菌过滤效率指的是在规定流量下,口罩材料对含菌悬浮粒子滤除的百分数。数值越大,过滤效率越好。相比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对材质、隔离层的设计有一定要求,这样才能对细菌、病毒等有较好的过滤和屏蔽,而要检测医用外科口罩防护能力,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它的细菌过滤效率。
7.通气阻力/压力差。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中的“通气阻力”、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中的“压力差”都是我国目前对口罩透气性的测试指标,与过滤效率共同构成了口罩的核心评价指标。压力差是指口罩进行气体交换时内外侧压力的差值。通气阻力是指口罩在规定面积和规定流量下的阻力,通常用压力差表示。若在气流和测试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此两项测试则表达同样的测试内容,只是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通气阻力大小主要受口罩原材料熔喷布及相关辅料的影响。通气阻力过大将影响佩戴者的呼吸,轻者造成呼吸不畅,重者可造成窒息。
8.环氧乙烷残留量。目前一次性使用灭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辐照,另一种就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被认为是一种灭菌效果最好的化学灭菌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它性质活泼,穿透力强,各种包装方式及产品结构都不会阻隔它,在有效验证下不会出现灭菌死角,且不会对产品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被广泛用于灭菌口罩的生产中。环氧乙烷能够高效地对医疗产品进行灭菌,在灭杀微生物的同时,医疗产品上的环氧乙烷残留也会对使用者和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的毒害。环氧乙烷通过呼吸器官吸入人体后会刺激呼吸道,引起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后,可引起红肿、水泡及血泡,严重者可出现局部皮肤烧伤及黏膜组织灼伤,造成毛发脱落;超量进入人体血液内,可致红细胞溶解,补体灭活和凝血酶破坏引起全身性溶血。
三、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口罩产品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 应根据实际使用场所、使用人员不同,选用不同等级过滤效率的口罩。
2.体弱者、儿童等特殊人群应谨慎选择使用口罩,尽量选择防护效果好,同时呼吸阻力较小的口罩。
3. 尽量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并保存好购买凭证。购买时除了考虑性价比外,也要关注同类产品的均价,不要购买明显低于均价的产品。
4. 应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清洁卫生,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一次性口罩不可重复使用。
5. 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胸闷等状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就医治疗。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针对口罩产品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问题,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将本次风险监测结果通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等有关部门,以便及时掌握该产品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点,做好预防和消费警示。
2.加强地区间沟通联系。将本次风险监测结果函告生产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日常监管做参考依据。
3.进一步加强口罩产品质量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