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秋风起,蟹脚痒。作为秋季的“明星单品”,大闸蟹自带不少“流言蜚语”,且听深圳食药安办说说正确吃大闸蟹的那些事。
黄满膏肥,不可多吃
大闸蟹又称中华绒螯蟹,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如钙、磷、钾、锌、硒)等营养素。大闸蟹的可食部分大致分为蟹肉和蟹膏(即蟹黄),蟹肉位于蟹螯、蟹足和蟹身;蟹膏或蟹黄位于蟹身的主体部位,主要是蟹的消化器官及生殖器官。
其中,蟹膏或蟹黄的脂肪含量远高于蟹肉,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以蟹膏为例,每100克便含约200至466毫克的胆固醇。因此大闸蟹可不能任性吃,每次最多1-2只。
蟹红是非多,这些谣言可别信
大闸蟹打针增重?假!
网上时常流传螃蟹靠打针增重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螃蟹身上的针眼就是打针的证据。
实际上,往大闸蟹体内注入液体,蟹身内环境渗透压会产生剧变,从而迅速死亡。如果商家为了增加一点点的重量就把活蟹变死蟹,那可亏大了。
至于大闸蟹身上出现的孔,可能是装筐时蟹腿或身上的尖刺相互碰撞挤压而刺出的洞。
大闸蟹是激素、避孕药喂大的?假!
避孕药、激素似乎成了谣言界长盛不衰的存在,其实乱用药物对螃蟹生长没什么意义,甚至有害。
因为蟹黄和蟹膏都是蟹的性腺,如果大闸蟹吃了避孕药或激素等药物,其性腺就会被抑制成长和成熟,难以形成蟹黄或蟹膏,大闸蟹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大闸蟹加西红柿等同吃砒霜?假!
有传言称,大闸蟹不能与番茄同吃,因为大闸蟹中的五价砷和西红柿里的维生素C会氧化产生砒霜。其实这种情况在现有生态环境及日常饮食的条件下不太可能发生,食用量远远不能达到中毒条件。
同时,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成长的大闸蟹,身体内不可能出现大量的砷,而在劣质污染水系里生长的螃蟹会在体内积累污染物,无论其是否与西红柿一起,都不能食用。
安全吃蟹指南
选择大型、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鲜活的、外壳完整有光泽、无异味的螃蟹,不要贪便宜购买死蟹。
尽量吃多少买多少,不要多买;选购好的大闸蟹如不能立即食用,可将大闸蟹卡捆绑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盖上拧干的湿毛巾,可保存3-5天。
食用前先用刷子把大闸蟹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不吃醉蟹等腌制、醉制的生蟹,避免被寄生虫或者微生物感染的风险。
大闸蟹营养价值颇高,固然不可错过,但食用大闸蟹的注意事项大家也要牢记——海鲜好吃,可不要贪食;均衡饮食,身体更健康。(来源:深圳食药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