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秋季开学,校园里人员高度集中,加上秋季天气冷暖多变,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根据近几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我国校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高峰在开学季的9月份,以微生物性感染和有毒植物中毒为主。
所谓食源性疾病,就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的地方,人群聚集密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学校食堂是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场所。
针对我国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食品安全提示。
引发校园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哪些?
三明治、肉夹馍、汉堡等冷食类食品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储存不当等原因容易受到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重点防范沙门氏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肠毒素中毒。
米饭和蛋炒饭因加工和储存不当导致的蜡样芽胞杆菌感染或及其肠毒素中毒。
因人员、器皿以及食物交叉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
未烧熟煮透的菜豆引起的皂甙或胰蛋白酶抑制剂中毒。
误食马桑果、蓖麻籽及其他野果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
如何有效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呢?
把好“三关”,预防冷食类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一是原料关,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选购食材;二是加工关,需要加热的食材一定要烧熟煮透,生鲜食材一定要消毒清洗干净,制作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三是冷藏关,一次制作的量不要过大,以24小时内吃(售)完为佳,最长不要超过48小时,做好的成品要及时冷藏保存。
米饭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制作蛋炒饭的米饭在冷却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最好不要用隔夜剩米饭制作蛋炒饭。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注意个人卫生,在制作、售卖、分发食物或餐具过程中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水仔细清洗双手;做到生熟分开,熟食要完全煮熟。
计算好从食物制作、配送到学生进食的时间,全程时间不要过长,食物在脱离安全保护温度到进食不要超过2个小时。
加强校园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对有毒植物中毒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采不吃不认识的野生植物。
在校期间,同学们也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供稿:湖北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