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广东省阳江市市场监管局党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细,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完善零售药店购买有关药品登记报告制度,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在疫情防控中的“哨点”监测作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在监管体系上突出“全”字,将全市零售药店全部纳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哨点”体系。
该局先后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以及信息监测、汇总、分析、推送等工作制度。全市所有的零售药店全部在“广东省智慧药监购药人员信息登记报告系统”登记注册,并通过系统直报购药人员信息。今年以来,全市1086家零售药店已推送362404条信息,达到100%推送,所有信息供疫情防控部门综合运用,持续提高购药信息的警惕性和敏感性。
二是在主体责任上突出一个“实”字,压实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主体责任。
按照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原则,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医保部门采取分片区集中约谈+业务培训模式,督促零售药店严格落实购买《目录》药品的信息登记报告和就医指引,对购药人员严格执行“三查验”(进店佩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及时、准确、全面地做好购买《目录》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工作,指引有发热症状和健康码黄码人员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集中约谈+业务培训26场次,约谈培训872家药店负责人,有效提升零售药店开展“哨点”监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在日常监管上突出一个“密”字,创新推进网格化监管织密监管网络。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阳江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定格、定员、定责、定标等“四定”网格化监管工作,按照每个监管人员监管数量不超过10家的原则,把全市1068家零售药店全部纳入97个网格,明确每一个网格的具体监管人员、责任和标准。同时,采取“白+黑”、暗访和“回头查”等不同模式对网格化监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责任落实到位的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应付检查走过场的提出通报批评,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属地监管责任。
四是在整顿规范上突出一个“严”字,保持“哨点”监管高压态势。
本着从严、从快、从实、从狠的原则,对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或者上报信息弄虚作假的零售药店,从严查处,绝不手软。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查零售药店5091家次,限期整改288家,停业整顿59家,立案处罚214起。对于不落实登记报告制度和防疫措施不到位的药店,该局狠抓典型,除要求停业整顿外,还通过今日头条、电视台、报刊等曝光相关药店违规事实,提高震慑力,倒逼药店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五是在部门协作上突出一个“合”字,形成全市“哨点”监测工作合力。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加强与属地防控指挥办的沟通和汇报,密切与卫生健康、公安、医保,疾控等部门的信息互通,推动药店“哨点”监测工作纳入到全市监测工作一盘棋。今年以来,向医保部门通报处理的有23家药店,进一步夯实药店疫情监管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线。
六是在社会宣传上突出一个“广”字,不断增强公众履行疫情防控措施的主动性。
根据疫情防控政策和形势变化,及时把省药监局和市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居民进店购药时应遵守的个人防护、测温、扫码、实名信息登记上传、就医指引等各方面的工作指引,通过统一制作购药指引海报,在每家零售药店门口显著位置张贴宣传,设立疫情期间需实名登记药品专柜等,强化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引,让居民能够及时知晓和支持进店购药防控措施。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和公众号宣传优势,向广大居民宣传贯彻落实登记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知晓率,推动零售药店哨点预警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来源:阳江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