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维权>>

快递单广告有“福利”?消保委要求停止“忽悠”!

2022-01-10 14:48:22 安徽消保委

“1元抽iPhone”“免费抽:1箱方便面”“免费抽:3双保暖袜”……这些占据了你包裹快递单底部位置的二维码小广告,用充满“福利”性的广告词为诱饵,引导包裹的主人参与。但这些广告语的背后真的有免费“福利”吗?

安徽省消保委于2021年11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对1111份快递单样本进行测试、统计和分析,有674个样本中含有二维码小广告,占比高达60.67%,且在测试中发现了一些现象。

2成以上为“取件福利社”广告,调查显示从未抽中免费“福利”

测试中一个叫做“取件福利社”的推广页面,广告占比22.11%。这个大转盘抽奖活动在快递单上的宣传广告语有:

“抽华为手机”“待抽取:2瓶洗手液”“别扔!扫码抽取5.87元”“抽取保温杯×1”“免费抽:3双保暖袜”“待抽取:1个电水壶”……

测试中,调查人员从未抽中过以上广告语中的任何一个奖项,所谓的奖项都带有明确推广目的,并没有什么奖项真正是广告宣传文字中提到的“免费”,很多广告抽奖前都要先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还有推广内容因涉嫌涉欺诈被“暂停服务”的情况。

比如:“电信960G超大流量卡”,你以为:是给现有手机号送流量?现实是获取你详细的个人身份信息,直接办理新的电信卡,月租19元。又如“茅台镇最美酱香酒10瓶+满天星手表+中国茗茶礼盒”,你以为:免费送酒、送手表、送茗茶?现实是需填写姓名、手机、住址等个人信息,且货到付款,298元。再如“鹧鸪优选电商小程序200元购物补贴”你以为:200元购物补贴占了大便宜?现实是页面中的“购物补贴”一直都有,中不中奖都一样!最重要的是:目前这个小程序已经因涉嫌欺诈被“暂停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快递面单上发布虚假二维码广告,诱导消费者扫码,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行为已涉嫌欺诈;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的,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受保护的权利,主管部门可对其处罚。

“四通一达”快递公司“取件福利社”广告泛滥,无人对此负责

测试结果显示:申通、圆通、中通、百世、韵达五家快递的面单中都有较多的“取件福利社”大转盘抽奖活动广告。当调查人员以“抽中奖项、页面收集完个人信息后便无任何反馈”为由,向“四通一达”快递公司寻求解决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办法。

对各大快递公司的调查显示:快递公司几乎都认为,广告只要不是自己发布的,就不需要为此负责,并且在咨询中,部分快递公司客服表示:因为这些广告不是快递公司广告,也不是快递公司发布的,所以即便消费者遇到了问题,快递公司方面也无法为其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快递面单上发布的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对广告主、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行政处罚,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快递公司也会承担连带责任。

安徽省消保委认为,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应停止以所谓的“福利”为噱头,忽悠消费者!快递公司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自己“阵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快递单上印制的内容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快递单广告中的“免费抽……”“待领取……”“1元抽……”等“福利”并不能确保真实性和安全性,消费者在看到广告后请谨慎,不要轻易扫码!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苏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民间工艺师 ...

  • 世博旗袍晚会和第32届世界模特小姐 ...

  •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村酸菜产品 ...

  • 新款沃尔沃XC90

  • 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近4亿辆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