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四类广告要提防,理性消费记心上

2022-04-15 15:55:3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几年来,一些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的商家,利用小广播、小广告、宣传页、老年杂志等进行推广宣传,欺骗消费者。为此,山东省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照市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老年朋友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当心身边报刊、电视、广播、网络以及街头墙体上的广告,学会识别虚假违法广告,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内容。需要购物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经营场所,避免虚假广告给自己带来身心健康和财产上的损害。

提防夸大宣传用语广告

这类广告中往往使用无科学根据的夸张词语或绝对性用语,夸大商品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如药品广告宣称“治愈率100%、祖传秘方最佳最好”等,或在一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中使用常见的“永不复发”、“一次见效”“无效退款”等用语,甚至有的保健食品宣传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等功能等,这些均属夸大商品宣传的违法行为。

提防含糊用语广告

这类广告词句往往刻意取巧,故意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言文字,对消费者进行误导。譬如商家广告中有“买就送”“买多少送多少”“买一送一”等,却不明确所送商品的名称和价值,使得消费者误认为商家所送商品同自己所购商品相同。

提防混淆视听的广告

此类广告多为自己的产品戴上一个“大帽子”,譬如称其为某科研院所最新成果,或某某健康委员会推荐,或与国外某机构联合研制等,让消费者相信其真实性。

提防捏造事实的广告

这类广告往往采用捏造、虚构等手段进行不实宣传,利用老百姓对“某方面专家、某方面教授”“获得过某奖”等宣传信任的心理诱导消费者,掩盖他们非法牟利的目的。(来源:日照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陆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甘肃省金昌市桂林路市场监管所对羊肉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农村 ...

  • 浙江省湖州市道场乡城南工业园区各企 ...

  • 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

  •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春耕春管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