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大对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力度,共查办知识产权类行政案件128件,罚没款达450余万元;破获侵犯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12起,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审理办结知识产权类民事案件356件、刑事案件6件。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过公开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从上述502个案件中评选出了8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明知故犯!未经授权使用“贵州茅台酒”注册商标?违法!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施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贵州茅台酒案
2020年12月,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分局根据前期线报联合行动。在施某某住宅处一举查获52箱零2瓶假冒注册商标的贵州茅台酒,另在受害人处查获50箱假冒贵州茅台酒。办案组联系生产厂家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打假人员,经现场鉴定,产品外包装与正品特征不符,系非该公司生产的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予以扣押并立即展开立案调查。经调查,施某某经营的假冒贵州茅台酒按正品专卖店销售价计货值超过90万元,按照市价计算货值超过150万元,经营额巨大,依法移送区公安分局处理。
【案例二】
跨省域、团伙性作案!涉案金额1000余万!抖音直播卖服饰实为销售假冒国际名牌鞋类商品?!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何某某等团伙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
2021年1月,区市场监管局接获举报,何某某等人依托互联网交易,以抖音直播卖服饰为掩护,实为销售广东生产的假冒国际名牌鞋类。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展开调查,查明何某某涉案金额1100万,获利200余万,广东三团伙涉案金额1000余万。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案件查办过程中提前启动行刑衔接机制,与区公安分局协同作战,最终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刑拘7人。该案是一起典型的跨省域、团伙性、直播带货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同时,该案入选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
【案例三】
未经许可,擅自以“杭州亚运会”为关键词来引流?侵权!构成不正当竞争!
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与杭州某置业公司、杭州某网络科技公司、北京某科技公司侵害特殊标志专有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021年3月,亚组委诉称其工作人员在百 度网站搜索“杭州亚运会”时发现,第一条搜索结果为“杭州亚运会_旁山水时代丨与全国第三座SKP面对面_热席..”,其内容系杭州某置业有限公司的营销页面。经查明,该营销信息由杭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杭州某置业公司未经亚组委许可,擅自在其发布的互联网广告中将搜索“杭州亚运会”关键词的公众引流至其房产广告链接,该行为客观上使得相关公众误认为该公司所开发房产与“杭州亚运会”存在关联,构成不正当竞争。杭州某网络科技公司作为专业广告公司,未尽合理审查义务,致使该公司发布的广告侵害亚组委的民事权利,依法应承担相应责任。区人民法院判决该置业公司赔偿亚组委损失(含合理费用)90万元;该网络科技公司在60万元范围内负连带责任。区人民法院通过这一起涉亚运案件的公开审理,也给众多企业和经营者充分传递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价值的理念。
【案例四】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商标标识不是想用就能用!滥用必将受罚!
区公安分局破获的吴某某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西湖龙井”案
2021年4月,区公安分局根据线索,侦破吴某某等人制售假冒“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商标标识案,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处、包材印刷厂4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现场查获假冒“西湖龙井”茶叶100余斤、包材及标识10万余件。经查明,2021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吴某某等人非法仿制“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商标标识,并将印有“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商标标识纸袋、茶叶罐、标签等销售给安徽、江西及浙江省的温州、杭州等地的茶叶经营户,将普通廉价茶叶贴标后冒充“西湖龙井”茶叶对外销售,涉案金额100万余元。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例五】
震惊!这些奥迪、奔驰、保时捷等汽车配件竟都是假冒产品!当事人还串通隐瞒案情?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杭州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产品案
2021年4月,根据商标权利人的现场举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该公司进行检查,现场发现一批“奥迪”“奔驰”“保时捷”的汽车配件,共计2082个(套)。经商标权利人鉴别为假冒产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涉案产品采取了扣押行政强制措施,并立案调查。调查期间,发现当事人与供货商串通,隐瞒案情,向行政机关提供伪证。后续调查中当事人提供的货值金额与商标权利人的代理人出具的货值金额参考价相差较大,区市场监管局首次提请价格评估机构对扣押的涉案产品进行市场价格评估,最终计算并认定当事人的违法经营额。在当事人拒不承认违法事实,且串通隐瞒案情提供伪证的情况下,执法人员突破办案思路,查明案件事实,对当事人作出没收侵权的汽车配件、包装盒、标贴共计2082个(套),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六】
某公司项目工地欲使用侵权(不合格)的防水卷材?罚你没商量!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杭州某建材公司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
2020年12月,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禹王”商标权利人北新禹王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报称杭州某建材公司侵犯其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项目工地开展检查,现场发现该工地待使用“禹王”商标标识的防水卷材,依据外观等特征判断属“假冒”禹王商品,涉嫌侵犯禹王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上述防水卷材实施强制措施。经查明,当事人销售的侵犯“禹王”商标专用权(不合格)防水卷材货值共计46800元。当事人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罚款14.5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七】
涉嫌商标侵权的日化用品竟还加价销售!知道涉嫌刑事犯罪吗?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许某某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日化产品案
2021年5月,根据举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当事人租用在本区新街街道和新塘街道的仓库进行检查,现场发现涉嫌商标侵权的日化用品70098瓶(袋)、商标标识1200张,合计单件侵权商品(商标标识)71298瓶(袋、张)。被查获的上述日化产品经商标注册人(所有权人或授权人)鉴定,均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产品。区市场监管局对涉案侵权商品依法予以扣押并立即立案调查。经查明,当事人自2020年下半年起,从河北、山东、广东三地购入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日化产品后,在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加价销售,涉案金额84.31万。当事人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案例八】
打着宝格丽、卡地亚等名牌的幌子售卖自己的首饰?偷鸡不成蚀把米!
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李某某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首饰案
2020年10月,上海精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受商标所有人委托,向区市场监管局举报当事人销售商标侵权产品,执法人员立即对当事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在商标权利人的鉴定下,现场查获一批涉嫌侵权宝格丽、卡地亚、梵克雅宝等商标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侵权商品包括标注“BVLGARI”的宝格丽同款手链、耳钉;标注“Cartier”的卡地亚同款戒指、手镯;标注“VCA”的梵克雅宝同款手链、项链,共计货值金额11万元。经查明,当事人销售商标侵权首饰属于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决定没收侵权首饰,并处罚款11万。
(来源:萧山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