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蚊虫来袭,驱蚊产品又开始热销。安徽省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科学选购和使用驱蚊产品。
选购驱蚊产品看标签认许可
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明确,只要声称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不管是“防蚊贴”“防蚊剂”“防蚊液”“驱蚊手环”,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都应该属于农药范畴,都必须在产品的标签中明确标明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
驱蚊花露水、驱蚊液(喷雾)重安全
使用勿过量
既然是“农药”,必须在合理剂量内使用才是安全有效的。建议使用有效驱蚊成分的浓度在10%以下的产品。儿童使用时家长可先将其涂抹在自己手上,然后再用手抹在孩子皮肤上,能覆盖外露的皮肤就可,千万不要过量使用。专家建议,2岁以下儿童1天使用不宜超过1次,2岁以上儿童1天使用不宜超过3次。
不可用于叮咬后涂抹
驱蚊花露水、驱蚊喷雾等通常在市场和日化产品在一起售卖,因此一些消费者会把它和一般化妆品混淆。比如,驱蚊花露水就是在普通花露水的基础上,配以适量的驱蚊剂制成的一种产品,使用时就要注意避开眼睛、耳朵、口腔。它不能像一般花露水一样,对已经咬的红肿包有止痒作用,相反如果直接涂抹还可能会使毒性经破溃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从室外返回室内后要及时彻底清洗。
远离明火和静电
这类产品大多含有乙醇,属于易燃液体。因此使用时切勿使用浓度过高,要尽量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如,电蚊拍在开启时,瞬间放电达2000V,不建议与之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电火花发生燃烧。
驱蚊香囊、驱蚊手链和驱蚊贴效果有限
这3种新型的驱蚊产品一上市就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但是这些产品驱蚊的范围有限,甚至只是防止蚊子不停留在香囊和手链上而已,即使气味足够浓烈也很难保证大范围长效驱蚊。
2020年深圳市消委会开展的专项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选取的20款驱蚊环、驱蚊贴样品中,有19款样品未能达到完全驱蚊的效果。
“天然”不是“高效”的代名词
在选购带有芳香气味的外用驱蚊产品时,要看清其成分和含量。虽然柠檬草、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天然植物及其精油,确实具有一定的驱避昆虫的作用,但是因其具有易挥发的特点,因此建议这类驱蚊产品仅在蚊虫不多的环境中短时间(2小时以内)防蚊时使用。
天然精油,通常价格较高。如售价较低,大概率使用了劣质化学合成精油,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引起过敏,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