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存在安全隐患!中小学生使用磁性文具笔风险提示

2023-02-23 15:37:30 上海市场监管

开学季

有一种好玩又酷炫的磁性笔

在短视频平台风靡

这类磁性笔除书写功能外

还可以利用磁铁部件磁性相斥相吸的特征

进行百变造型成为新晋“网红”

看了下面的视频

是不是很想玩

对此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风险警示

家长们请注意

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磁性笔开展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经专家评估认为,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磁性笔存在安全隐患。

image.png

磁性笔的材质以磁铁为主,除书写功能外,可利用磁性的原理玩耍。

市面上销售的磁性笔主要有三类:百变磁力笔(磁环+钢珠组合)、磁铁转转笔(可折叠带发光或不倒翁装饰)、磁铁钢笔(钢笔+钢珠组合)。

image.png

image.png

因磁性笔兼具供儿童及中小学生书写和玩耍的特点,本次风险监测检验项目包括笔套安全、增塑剂、机械与物理性能和警告标识。

样品来自抖音、京 东商城、拼 多 多、小红书和天猫商城等网络交易平台的10家销售企业,涉及16批次磁性笔产品。据产品的宣传网页、推广视频和评价留言显示,这类磁性笔大量被儿童及中小学生作为“玩具”用来玩耍。

image.png

根据检测结果,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结合磁性笔使用场景和消费者使用习惯,对磁性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专家评估认为,参考玩具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磁性笔普遍存在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不具备保障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人身健康安全的条件,不应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image.png

16批次样品的磁环、磁珠等部位可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且实测磁通量指数为167.5kG2mm2—871.3kG2mm2,超过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中磁通量指数应小于50kG2mm2的要求。

带有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如不慎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肠阻塞或穿孔等伤害。

image.png

15批次样品的笔套既可完全进入16mm的圆环量规(意味着不够大),又无通气孔(意味着空气流量不足),不符合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要求。

若儿童不小心吞食或吸入这类笔套,可能存在窒息危险。

image.png

【引申解读】

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对于笔套应至少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笔套尺寸:当笔套在自身重量作用下,沿轴线方向垂直进入直径为图片、厚度不小于19mm环形量规时,未进入环形量规的笔套长度应至少为5mm。

2、笔套空气流量:在室温下大压差为1.33kPa时,流经笔套的空气流量应至少为8 L/min。

简单来说,笔套尺寸越大、通气孔面积越大、空气流量越大,笔套越安全,当儿童误吞笔套时,符合标准要求的笔套能够提供少量空气流通,为救援提供更多宝贵的时间。

image.png

7批次样品含有小球,可完全通过实验用小球模板,且未设警示说明,不符合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标准要求中“供36个月及以上但不足96个月儿童使用的玩具,对于‘小球’项目,应设警示说明”的要求。

儿童玩耍时如误吞小球,可能产生窒息危险。

image.png

3批次样品的可触及的塑料部件中增塑剂含量实测值为3,650mg/kg—200,000mg/kg,不符合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标准中(DEHP+DBP+BBP)总含量应不超过1000mg/kg的规定。

image.png

市市场监管局已将本次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通报相关网络交易经营者,要求相关经营者分析研判风险状况,采取措施妥善防控风险。对于风险监测发现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移交生产者、销售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

image.png

【小贴示】

可以通过将两个磁体之间隔着几张打印纸的方法进行简单测试,如果超过3张打印纸仍能相吸,表明磁通量指数≥50kG2mm2,应避免给孩子使用或玩耍。

image.png

文具的主要功能是为学习服务。

应当避免购买造型独特、带玩耍功能的文具,孩子们容易把文具上好看的饰物或装饰品当成玩具玩耍,一些小零件或容易脱落的部件也有造成儿童误食的安全隐患。

image.png

不要购买没有中文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没有检验合格证明的文具,根据产品标注的适用年龄段选购使用。

image.png

因文具、玩具适用的年龄不同,一些文具是允许含有小零件、尖边锐角存在的,而低年龄段的玩具是不允许的。家中有多孩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使用文具时的看护,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收纳。避免小宝宝将哥哥姐姐的文具拿来当做玩具玩耍后发生伤害事故。

(责任编辑:王海琳)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江苏常州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 食品安全 你我同查——延安市市场监 ...

  • 湖南省常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春耕 ...

  • 重庆市梁平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

  • 二月二,大批鲜货上市!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