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执法>>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环食药旅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

2023-04-15 21:37:2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市公安局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警方严厉打击环食药旅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一年来,累计破获相关领域刑事案件1000余起、刑事拘留1300余人、捣毁各类黑窝点、黑作坊210余处、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50余个。

强化打击震慑,守好民生安全

北京市公安局环境食品药品和旅游安全保卫总队(简称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政委解晨杰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年来,全局环食药旅系统发挥主力军作用,坚持以打开路,始终保持高压严打严整态势。依托“昆仑”行动,先后开展了打击非法倾倒垃圾、危害食品安全、假冒侵权等11个专项、6波次集群战役,确保相关违法犯罪团伙得到依法严惩。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打击矛头对准非法倾倒垃圾、非法捕捞、非法开采、非法排放污染物等破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犯罪,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年来,共破获环境领域刑事案件150余起、刑事拘留370余人,办理相关行政案件130余起,行政拘留210余人,有力维护了首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为舌尖安全守住底线。工作中,紧盯肉制品、保健食品、酒水饮料、医保药品、医疗器械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食药领域,波次组织开展集群攻坚战役,共破获510余起食药领域刑事案件,刑事拘留590余人,行政拘留700余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为平安出游保驾护航。围绕“让旅游更有序”目标,突出重点节日期间旅游秩序维护和游客合法权益保障,依托局内融合执法和局外行政部门旅游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统筹牵动局内相关警种和局外相关部门联勤联动,紧盯非法“一日游”、黑导游、涉旅诈骗等各类涉旅违法犯罪问题,持续强化打击整治、秩序维护和安全防范,破获了27起旅游领域刑事案件,作拘留以上处理260余人。其中,针对老年群体的“老年团”养老诈骗,开展专项打击,抓获80余名犯罪嫌疑人,切实保障了北京旅游秩序持续向好。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为合法权益筑牢屏障。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紧盯汽车配件、儿童用品、电子产品、图书音像、服饰箱包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侵权假冒犯罪,通过专项打击、大案攻坚、联合整治、警企协作,相继破获380余起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刑事拘留310余人,有力保障了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强化联勤联动,推动领域乱象综合治理

工作中,全局环食药旅系统紧盯领域突出乱象问题,深化“公安+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不断加强信息共享、案件会商、线索移送、联勤联动等方面协作,推动实现同步响应、同步出击、同步查处的齐抓共管格局。一年来,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对河流湖泊、工矿企业、烟酒门店、农贸市场、药店诊所、图书市场、公园景区等重点区域、场所、部位,清查整治各类突出问题180余起,闭环惩处的执法模式日臻完善,进一步提升领域乱象问题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效能。

此外,针对环食药旅领域案件涉案财物特殊种类物品数量多、体积大、易损毁等特点,全局环食药旅系统联合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会同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托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在全国首创“公安+行政”涉案财物“公物仓”存储协作机制,并推动属地公安分局与区级相关行政部门涉案财物存储协作机制全面建设完成,实现全市各区“全面覆盖”。机制建成以来,相关部门“公物仓”协助警方各办案单位保管了10万余件特殊物品,极大缓解了涉案物品存储保管压力。

强化群众发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为深入实践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总队发动社会力量自觉参与治理,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坚持“接诉即办”,依托环食药旅违法犯罪热线、邮箱、网络平台等渠道,累计接办群众举报220余件,均100%核查,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侦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30余起,刑事拘留90余人。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坚持警企协作。加强与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品牌企业的协作配合,扩大线索来源、提供办案支撑,推动净化营商环境。

全局环食药旅系统以“震慑违法犯罪、引导知情懂法、广泛发动群众、营造共治氛围”为目标,多形式、多层级、多渠道网上网下开展常态化社会宣传,持续通报警方打击成果、典型案例、工作举措和防范提示,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警民携手,共保平安”良好氛围。

解晨杰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深化拓展“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的“四动经验”,全面增强环食药旅和知识产权领域打防管控能力,让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完)

(责任编辑:凌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 ...

  • 浙江余姚市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 ...

  • 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 ...

  • “圳品”的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广——深 ...

  •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油用牡丹和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