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剧本杀”消费调查报告
发展尚未规范 自律有待加强
本报讯 (许创业)换上一身符合剧情角色的服装,拿到一部逻辑严谨的特色剧本,摇身一变,或成为古代名震四方的王侯将相,或成为穿越时空的盖世英雄……近年来,“剧本杀”成为年轻人群体中最流行的文化休闲项目之一,在全国各地掀起消费热潮。然而,在行业快速发展中,“剧本杀”消费市场中存在的各种乱象也备受消费者诟病。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市消委会”)在发布的“剧本杀”消费调查报告中指出,“剧本杀”行业存在版权保护意识弱、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不畅通、门店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应加强“剧本杀”版权保护和内容把关审核,同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畅通消费维权渠道。
“剧本杀”一词起源于西方宴会实况角色扮演“谋杀之谜”,是玩家到实景场馆体验推理剧情的项目。据了解,在我国,“剧本杀”从2013年开始小范围兴起,后因综艺节目而广受关注并快速发展。2020年~2022年,线上“剧本杀”类娱乐App/小程序迎来流量高峰期,线上、线下共同快速发展,“剧本杀”类业态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目前,全国“剧本杀”经营场所数量超过4万家。“剧本杀”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据美团问卷调研数据显示,通过平台消费的人群八成以上是18~29岁的年轻人,而且消费两次或以上的占83%,其中平均每月至少消费两次的达21%,凸显出整体消费黏性较高。
虽然“剧本杀”势头迅猛,但“野蛮生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剧本杀”已成为投诉新热点;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规则告知不清、内容惊悚、安全隐患等情况。此前,市场监管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有业内专家表示,在“剧本杀”市场,因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商家在剧本、场景等环节设置上加入色情、血腥、暴力、灵异等不良内容,以此为商业噱头,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深圳市消委会此次发布的“剧本杀”消费调查报告,在对“剧本杀”店铺整体满意度方面,有17.36%的消费者表示非常满意,51.82%的消费者表示满意,28.81%的消费者表示一般,2.01%的消费者对店铺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此外,有7.17%的消费者反馈在游玩时发生安全问题。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剧本杀”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版权、门店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消费者在事发后往往不知道向谁投诉、如何投诉。同时,目前“剧本杀”行业的行业自律性较弱,行业发展尚未规范化,“剧本杀”的剧本存在盗版泛滥、剧本内容存不良信息等问题。
深圳市消委会呼吁,安全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安全是重中之重,商家需要关注门店设施、设备安全情况,做好设备定时检点、及时维护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以免出现因设施、设备导致的安全问题。“剧本杀”门店应通过游玩须知、相关游玩提示等方式,做好安全游玩宣传,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于“剧本杀”门店的安全监管。
深圳市消委会建议,要加强“剧本杀”行业消费环境建设,提升商家主动性,做好消费提示工作。商家应主动公示与“剧本杀”消费密切相关的信息,如剧本价格、剧本时长、门店预约情况、剧本玩法、DM(游戏主持人)情况等,让消费者享有更多知情权,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主动公示消费维权渠道,健全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公示门店投诉沟通的有效渠道,满足消费者维权投诉的诉求,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
促进行业规范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市消委会表示,“剧本杀”作为新型消费方式发展快速,应不断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商家、门店、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开展“剧本杀”行业消费宣传和消费教育,强化市场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创建良好的“剧本杀”消费环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