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抽查>>地方抽查>>2024>>

苏州工业园区食品安全抽检情况通告(2024年第6期)

2024-08-01 16:10:50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image.png

2024年7月,园区市场监管局重点对辖区农贸市场、商超、生产企业等进行监督抽检,累计抽检食用农产品(肉、菜、蛋、水产、水果)、餐饮食品、调味品、酒类等23大类1069批次样品,检验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禁用药物等指标。涉及流通环节289批次,生产环节23批次,餐饮环节757批次,合格率为97.3%。

本次抽检食用农产品587批次,565批次合格;调味品131批次,128批次合格;餐饮食品86批次,83批次合格;淀粉及淀粉制品27批次,26批次合格。粮食加工品62批次、蔬菜制品24批次、饮料23批次、豆制品21批次、肉制品17批次、乳制品15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5批次、糕点13批次、酒类12批次、罐头8批次、水产制品8批次、食糖6批次、速冻食品5批次、水果制品3批次、方便食品2批次、糖果制品1批次、蛋制品1批次、饼干1批次、保健食品1批次,以上均合格。

本次抽检食用农产品中水产品主要检测恩诺沙星、磺胺类(总量)、孔雀石绿、呋喃唑酮代谢物、氟苯尼考、呋喃妥因代谢物、培氟沙星、地西泮等,检出2批牛蛙(鲜活)、2批鳊鱼、1批昂刺鱼(鲜活)的恩诺沙星不合格;1批鲈鱼(活体)的恩诺沙星、磺胺类(总量)不合格;蔬菜类主要检测噻虫胺、噻虫嗪、6-苄基腺嘌呤(6-BA)、甲氰菊酯、水胺硫磷、毒死蜱、倍硫磷、阿维菌素、克百威、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敌敌畏等,检出4批生姜的噻虫胺不合格,2批生姜的噻虫胺、噻虫嗪不合格;1批胡萝卜的噻虫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合格;1批大葱的噻虫嗪不合格;1批杭椒(辣椒)的噻虫胺不合格;1批无根小豆芽(黄豆芽)的6-苄基腺嘌呤(6-BA)不合格;水果类主要检测多菌灵、吡唑醚菌酯、联苯菊酯、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氧乐果、戊菌唑、吡虫啉等,检出1批次芝麻蕉(香蕉)的吡虫啉不合格;生干籽类主要检测酸价、过氧化值、镉等指标,检出2批花生米(生)、1批白皮花生(生干籽类)的黄曲霉毒素B₁不合格;1批线茄的噻虫胺不合格;鲜蛋类主要检测地美硝唑、甲硝唑、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氟虫腈、呋喃唑酮代谢物等,检出1批次草鸡蛋的氟苯尼考不合格。

淀粉及淀粉制品主要检测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二氧化硫残留量、铅、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等,检出1批次食用玉米淀粉(分装)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调味品主要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铅、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日落黄等,检出1批次八角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1批次白芷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1批次老蔡调料酒的氨基酸态氮(以氮计)不合格。餐饮食品主要检测酸价、极性组分、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等,检出1批次白馒头(自制)的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合格,1批次油炸花生米(自制)的黄曲霉毒素B₁不合格;1批次冷菜盘的大肠菌群不合格。对上述检出的不合格产品,我局立即启动不合格产品后处置工作,已立案调查,目前案件在调查处理中。

苏州工业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31日

2024年7月工业园区抽检明细表.xls


(责任编辑:凌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