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画蛇添足”“鸡肋技术”“开行业倒车”……这些都曾是业界加给增程式混动汽车的评语。不过,即使长期被视为汽车行业“怪胎”,但增程式混动汽车一直拥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在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体走热,其市场表现愈发抢眼,某些品牌车型竟成为“越骂越火”的现象级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插电式混动车型(含增程式)累计销量99.5万辆,同比大增97.9%,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其中增程式车型的销量相当惊艳。以理想汽车为例,6月新车交付超过3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增长150.1%;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大增130.31%,超过去年全年交付量。作为对比,蔚来汽车上半年累计销售5.46万辆,而小鹏则为4.1万辆。从数据上来看,只做纯电车型的蔚来和小鹏都没卖过理想。
好看的销量让很多车企动了心,把目光投向增程式混动汽车市场。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零跑汽车转战增程赛道,推出了零跑C11增程版车型,新车推出后市场表现不错;哪吒汽车比零跑更早推出增程式车型,而且其S增程版率先将增程式产品的价格区间下探到20万元,一举扩大了增程式的销售范围;深蓝汽车凭借旗下首款增程式车型SL03,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交付新车数量突破5万辆,成为国内用时最短单月销售破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另外,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推出增程版的阿维塔,比亚迪推出百万级豪华SUV增程车型仰望U8,AITO问界M5增程标准版近日正式亮相并开启预售。可以预见,今后还会有车企加入增程式混动汽车队伍,市场上的增程式混动车型也会不断增多。
增程式混动技术遭“不入流”之讽,但现在却有“卖疯”的势头,原因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评点市场上几种节能减排型汽车,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他看来,在电网的电主要由石化能源提供的情况下,耗电量大的长里程纯电动汽车是做不到节能减排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有内燃机和电机两套系统,除增加了重量因而提高了能耗外,两者并无技术关联,而且实际行驶过程中电机很少使用,节能减排徒有其名;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不仅材料贵、储能难,而且寿命短、能效低,节能减排难度大;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基于其技术原理,拥有电池少、节油能力强(比燃油车节油50%以上)、易推销、更省钱、不充电、免建充电桩、可以远行等优点,是目前最符合节能减排初衷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杨裕生院士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给予增程式混动汽车高度评价,但从消费者使用角度看,其中两点就足以打动人:一是不充电,二是更省钱。尽管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达到50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0公里,但里程焦虑仍然存在,相比之下,增程式混动汽车长途用油,不用担心充电问题;增程式混动车型搭载的电池较小,成本不高,只占总成本的约20%,这使得其相比那些电池成本动辄占据总成本50%以上的纯电动汽车而言,拥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更容易打动消费者购车,而车企据此也可以实现降本增效。
一位理想ONE车主曾说,很多人选择理想ONE,是因为这款车比较均衡。这群人其实并不在乎汽车是什么技术路线,也不管最终是“烧油”还是“烧电”,只要满足价格合适、减少里程焦虑以及解决车牌等要求,再加上大7座SUV,购买理由就十分充足了。
所谓“需求决定市场”,这一规律在增程式混动汽车身上再次得到验证。任何一种汽车技术都存在优缺点,关键在于将其应用于实践时如何扬长避短,以及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长久赢利。客观地讲,目前增程式技术是有一定市场的,前文的数据和车企的表现已经说明问题。有业内人士认为,增程模式电动汽车应用范围不会太广,爆发式增长也只是暂时现象,但它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的过渡产品,在现在阶段仍存在发展窗口和一定的市场需求。若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技术更成熟、成本再降低,有希望形成小众化长期发展的细分市场。
的确,增程式混动汽车前景如何,应交给市场评判,让消费者选择。
《中国质量报》【车市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