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汽车>>

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突破

2024-03-21 14:36:45 中国质量报

据新华社电 一辆49吨柴油重型卡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约40辆小轿车的排放量。与49吨柴油重卡相比,若把燃料换为液态的氢燃料电池,则每辆液氢重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40吨,有望实现长途重载车辆的零排放。

科技部高技术中心近日下达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的通知显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型车辆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这意味着我国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突破。

据101所氢能业务首席专家刘玉涛介绍,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液氢储供系统与重型车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整车的集成应用,解决重型卡车电动化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的两大难题,充分体现液氢用于汽车行业高能量密度、长行驶里程的技术优势,为液氢重卡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示范。

据悉,以重型燃料电池车辆用户端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重载燃料电池商用车高密度储供氢的行业需求,101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联合清华大学、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优势单位组成了产、学、研、用、监、检一体的项目攻关团队。

项目历时3年,完成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7项关键技术攻关,优化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重型车辆底盘结构的构型,在国内率先研制了80公斤级车载液氢储供系统工程样机;完成了液氢储供系统和燃料电池及整车的匹配性测试,通过了试车场公路实况考核,在质量和体积储氢密度、单位能耗、供氢速率等方面比肩国际同等先进水平;研制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测试装置,建立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检测方法,为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提供必要的标准依据。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东省宁阳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城区生肉 ...

  • 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上墅市场监管 ...

  • 福建省特检院七大质检中心多措并举服 ...

  • 环保、健康、安全都要有 全新雅阁e ...

  • 长安第二代UNI-V 用技术实力打 ...

最新新闻
Baidu
map